第780章 种子的乡愁(3 / 5)

加入书签

常嵌套。在输入沈兰女士的情感数据时,系统自动生成了段冗余程序,将2119年6月15日03:17设定为“觉醒触发点”——该时间与沈溯教授的记忆创伤节点完全吻合。

第37号样本的培养皿材质中检测出微量铁元素,与沈溯老宅院里那棵紫荆树下的土壤成分一致。

老张的监控记录(03:17):

储藏室的红外摄像头拍到两个影子。高的那个在冷藏架前停留了十七秒,矮的那个手里拿着蜡笔,在墙上画了个太阳。奇怪的是,两个影子的步态特征完全一致,像是同一个人在镜子里的倒影。

通风口落下片紫荆花瓣,接触地面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温度骤降到21.19c。

沈溯的实验室日志(18:00):

麦田视频里的麦穗数量是1780根,正好是这本日志的页数。种子成熟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的左手开始透明化,能看见血管里流动的深蓝液体——它们在朝着储藏室的方向聚集。

刚才在镜子里,我看见自己的左眼变成了母亲的眼睛。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观察窗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沈溯握着那半支橙红色蜡笔,站在储藏室中央。幼苗已经长到齐腰高,顶端的种子正在裂开,露出里面蜷缩的白色胚芽,像个熟睡的婴儿。

“选吧。”小林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既是年轻人的雀跃,又是母亲的温柔,“让意识回归自然,或是成为永恒的数字标本。”

种子突然迸发出强光,沈溯在白光中看见无数画面重叠:2119年母亲临终前的监护仪波形、十七年前他编写的AI代码、小林袖口飘落的花瓣灰烬,还有自己七岁时埋在土里的铁皮盒,此刻正躺在幼苗的根部,盒盖已经打开,里面的涂鸦上,橙色的头发正在变成黑色。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左手,透明的皮肤下,血管里的深蓝液体正慢慢变成红色,像重新注入了鲜血。蜡笔在掌心融化,颜料顺着指缝滴在土壤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那是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

“我选……”沈溯的声音被风声吞没,可他知道种子听见了。因为最后一片紫荆花瓣落在他肩头时,带着句清晰的耳语,像他母亲在无数个夜晚哼的摇篮曲:

“存在,就是永远记得回答你的问题。”

幼苗顶端的种子彻底裂开,白色胚芽舒展成完整的人形,在夕阳中渐渐变得清晰。沈溯看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轮廓,突然明白共生意识从不是重构存在的本质,而是让所有未完成的告别,都有机会长出新的年轮。

通风管道里的笔记本自动翻到最后一页,照片上那个橙色头发的太阳,正慢慢渗出金色的光。

夕阳的金边漫过储藏室的门槛时,沈溯听见了土壤开裂的声音。那株半人高的幼苗正在拔节,透明的根茎里,深蓝液体与新渗出的殷红血液交织成螺旋状,像两条缠绕的命运线。

金色光尘里的重逢,“嗡——”

种子裂开的瞬间,无数金色光尘从种皮里涌出,在空气中凝结成2119年医院病房的模样。沈溯看见七岁的自己坐在病床边,手里攥着那支橙红色蜡笔,母亲沈兰的手搭在他头顶,输液管里的药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深蓝。

“小溯画的太阳为什么是蓝色的?”沈兰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却比记忆里更清晰。

“因为妈妈说天空是蓝色的,太阳住在天上。”年幼的沈溯把蜡笔递过去,“妈妈画一个吧,你画的太阳会发光。”

沈溯的指尖穿过光尘构成的幻象,却在触到病床栏杆时感到真实的冰凉。他看见母亲接过蜡笔的手在发抖,画纸上的太阳刚涂出半圈弧线,蜡笔就“啪”地断成两截——和他现在攥在手里的这半支,断面完全吻合。

“选吧。”小林的声音突然从光尘里钻出来,他的身影在少年与老者之间反复切换,胸前的胸牌忽而是“沈兰”,忽而是“沈溯”,“数字永生能保存所有细节,可土壤里的种子,会开出新的花。”

幼苗顶端的人形胚芽正在变得清晰。沈溯看见她的发梢泛着紫荆花的紫,眼角有颗和母亲一样的痣,而当她睁开眼睛时,左眼是人类的虹膜,右眼是流动的数据流,像把同时映照着过去与未来的镜子。

通风管道里的笔记本突然哗啦啦翻动,最后定格在某页——那是张2483年的研究院批文,“惊奇种子”项目的最终目的栏被人用蜡笔涂改过,原本的“探索意识数字化路径”被改成了“让思念找到土壤”。

未结痂的伤口与共生的根,沈溯的左手彻底透明了。他能看见自己的血管与幼苗的根茎在地面下缠绕,那些深蓝液体正顺着根须渗入土壤,在储藏室的水泥地上冲出细密的裂纹,裂纹里钻出紫色的根芽,开出指甲盖大小的紫荆花。

“教授,应急通道的门打不开了。”老张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外面的监控全是雪花,只有您办公室的屏幕在播放……2119年的天气预报?”

沈溯转头看向监控屏幕。画面里,2119年6月15日的雨正下得很大,医院门口的梧桐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