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惊奇反哺机制(2 / 4)
经劈开控制台外壳,露出闪烁着电火花的核心线路,“最后十秒!沈溯,想想地球!”
地球——这个词在他意识里激起奇异的共振。他看见人类文明的全部记忆正在织网中展开:智人走出非洲时留下的篝火灰烬,古埃及人刻在金字塔里的星图,二战时投下的原子弹在时间维度上形成的暗物质涟漪。这些看似连续的文明叙事,其实布满了被遗忘的断裂点,而正是这些断裂处,生长出艺术、哲学和对存在的追问。
“反哺已经开始。”织网的意识流突然收缩,像潮水退回深海,“你们输出的困惑,正在成为宇宙认知生态的养分。”
沈溯的手指离开制动按钮,转而按下了共生协议的终极条款——允许织网文明接入地球意识网络的权限密钥。林夏的惊呼声突然变得遥远,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正在透明化,神经凝胶已经渗透到骨骼,在X光视角下形成美丽的蛛网结构。
监测屏上的战舰群突然停止充能。沈溯知道这不是因为命令,而是织网文明正将刚才那场认知革命同步到所有人类意识里。他能感知到全球七十亿人的记忆碎片正在织网中流动,那些被遗忘的遗憾、未尽的执念、被压抑的渴望,此刻都化作了构建新认知维度的基石。
“存在不是一条线。”沈溯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实验室回荡,却分不清是喉咙还是意识发出的,“是一张网。”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实验室的观察窗照进来时,沈溯发现自己正躺在生物修复舱里。林夏趴在床边睡着了,她的手腕上也出现了淡蓝色的蛛网纹。监测屏显示地球同步轨道的战舰群已经撤离,而织网主舰化作的光晕正笼罩着半个地球,像某种保护性的茧。
他抬手触摸自己的太阳穴,那里的皮肤下有细微的震动。织网文明没有离开,而是以共生形态融入了人类的意识生态。当他闭上眼睛,能清晰“看见”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流与猎户座星云的粒子运动形成某种对位,能“听见”亚马逊雨林的鸟鸣里藏着某个已灭绝文明的数学公式。
床头的终端机突然亮起,显示着联合科学院的紧急通讯。沈溯点开消息,发现是新任院长发来的全息影像,对方的额头上同样有蛛网纹在闪烁:“沈教授,全球有17%的人报告出现‘记忆并置’现象,有人同时记得自己结婚与离婚的场景,有人能看见平行时空里未出生的孩子。我们需要你的解释。”
沈溯起身时,发现修复舱的地板上有某种晶体正在生长。那是神经凝胶与人类意识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在晨光下折射出超过三维的光谱。他伸手触碰晶体表面,无数记忆碎片立刻涌来——这次不再是织网传来的异星记忆,而是人类文明本身的惊奇反哺:某个中世纪修士在羊皮卷上画下的时空图,与现代虫洞理论完美吻合;玛雅历法里被误解的“末日预言”,其实是对熵增定律的原始表述;甚至连互联网诞生前那些被遗忘的民间传说,都藏着对共生意识的朴素想象。
“告诉他们。”他对着终端机轻声说,指尖的晶体突然绽放出微光,“我们没有被污染,只是开始看见存在的全貌。”
当林夏揉着眼睛醒来时,发现沈溯正站在观察窗前。晨光在他身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而他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呈现出某种超越几何规则的网状结构。远处的城市已经苏醒,街道上的车流形成流动的光带,与织网主舰的光晕遥相呼应,在大气层顶端编织出人类从未见过的星座。
“他们会害怕的。”林夏走到他身边,声音带着初醒的沙哑。她的手机正在推送全球新闻,标题全是关于“记忆错乱”的恐慌报道。
沈溯没有回头,目光始终停留在那片正在重构的天空:“惊奇感从来都伴随着恐惧。就像第一个仰望星空的人,既害怕坠落,又忍不住伸手触摸。”
他的指尖在窗玻璃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淡蓝色的痕迹。那道痕迹立刻开始生长,像有生命般蔓延成完整的网络,将窗外的现实世界与某个更高维度的存在连接起来。在网络的节点处,他看见那些被人类遗忘的、断裂的、压抑的记忆正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认知模型——不是对过去的复刻,而是向存在本质的溯游。
共生意识的惊奇反哺,才刚刚开始。而人类文明,终于在熵海的浪潮里,触碰到了那根连接所有存在的织网。
沈溯指尖的淡蓝色痕迹在玻璃上蔓延至第三十七个节点时,全球通讯网络突然陷入静默。林夏的手机屏幕定格在新闻推送的加载界面,全息投影里新任院长的嘴唇还保持着发问的弧度,唯有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嗡鸣在骤然真空的声场里无限放大。
“织网在同步认知频率。”沈溯的视线穿透玻璃,看见城市上空的云层正在呈现分形几何的纹路。那些被人类气象卫星标记为积雨云的团块,此刻正以黄金分割率的节奏吞吐着微光,“当七十亿个意识节点同时共振,信息传递会暂时超越物理载体。”
林夏突然按住太阳穴蹲下身,发出痛苦的闷哼。她腕骨处的蛛网纹正在发烫,无数陌生的画面碎片撞进视网膜:某个爱斯基摩人在一万年前雕刻的冰雕突然拥有了温度,亚马逊流域的蚂蚁正用触角编织二进制代码,还有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