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洪武下葬(4 / 6)

加入书签

nbsp;  这些老兵,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旧部。

    朱允?深受触动,对身旁的方孝孺道:“先生可见,皇爷爷在军中威望至此。”

    方孝孺躬身回应:“太祖皇帝马上得天下,与将士同甘共苦,故能得军心如此。陛下当以此为鉴。”

    苏宁在队伍中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低声对赵灵儿道:“这些老兵,才是大明江山的基石。”

    赵灵儿轻声道:“王爷说得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太祖皇帝深谙此理。”

    梓宫最终停放在孝陵享殿,这里将是朱元璋永眠之地。

    享殿内,香烟缭绕,经声不绝。

    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道长齐聚于此,为这位传奇帝王诵经超度。

    建文帝亲自为祖父上香,当他看到朱元璋的牌位时,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这个看似软弱的年轻皇帝,此刻展现出了真性情。

    “皇爷爷,孙儿一定会守住您打下的大明江山。

    在葬礼的最后环节,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司礼监准备宣读陪葬品清单时,建文帝突然摆手制止。

    “皇爷爷生前节俭,陪葬之物从简即可。”他看向在场的藩王代表,“诸位皇叔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

    朱元璋生前确实提倡节俭,但帝王葬礼向来规制森严。

    建文帝此举,既是对祖父遗志的尊重,也是在向天下展示新朝的仁政。

    燕王代表、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率先表态:“陛下圣明,父王也常教导我们要效仿太祖勤俭。”

    宁王代表紧接着道:“陛下体恤民力,实为明君之举。”

    其他藩王代表纷纷附和。

    唯有苏宁,在听到这番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葬礼结束后,诸位亲王在偏殿稍事休息。

    朱允?特意来到苏宁身边,关切地问道:“三弟身体可还撑得住?”

    苏宁勉强一笑:“劳陛下挂心,臣还撑得住。”

    “朕已命太医在武英殿候着,一会儿再去给你诊脉。”

    “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苏宁顿了顿,又道,“方才见陛下制止宣读陪葬品清单,实为明智之举。皇爷爷若在天有灵,定会欣慰。”

    朱允?叹道:“皇爷爷一生节俭,朕岂能因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只是.......

    他欲言又止。

    “陛下可是担心诸位皇叔会有非议?”苏宁轻声问道。

    朱允?微微点头:“削藩在即,朕不得不谨慎。”

    苏宁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削藩之事宜缓不宜急。诸位皇叔镇守边疆多年,功在社稷。若操之过急,恐生变故。”

    这番话让朱允?有些意外:“三弟向来主张强干弱枝,今日为何......”

    “臣是就事论事,”苏宁咳嗽了几声,“如今大局初定,当以稳定为重。”

    这时,方孝孺走了过来,接过话头:“吴王此言差矣。正因为新君即位,更应当机立断,树立威信。”

    苏宁看了方孝孺一眼,淡淡道:“学士熟读经史,当知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教训。”

    方孝孺不以为然:“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陛下名正言顺,天下归心,岂是当年景帝可比?”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