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夺嫡之争(5 / 6)

加入书签

中的政务,接见各地大明钱庄和明通商行的掌柜,审阅孝陵学堂的优秀学子的资料,仿佛真的太子之位毫不在意。

    “殿下,”马和忧心忡忡地禀报,“今日又有三位官员称病不朝,据说都去了秦王府上。”

    苏宁不以为意地翻看着账册:“让他们去。传令各地分号,一切照常运转。”

    “可是殿下,若是秦王得势,恐怕会对我们不利。还有燕王那边,据说近日与凉国公走得很近......”

    苏宁放下手中的账册,脸上浮现出一丝惆怅:“你以为皇爷爷真的会立二叔为太子吗?或许皇爷爷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九月三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朱元璋突然召集群臣在奉先殿议事。

    当诸王和重臣们赶到时,发现老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丝毫看不出有恙的样子。

    “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商议立储之事。”朱元璋开门见山,声音洪亮,“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谁也不敢第一个开口。

    终于,兵部尚书沈?率先出列:“陛下,臣以为当立嫡长为嗣。秦王殿下乃皇后所出,年长持重,可当大任。且秦王镇守西安多年,熟知兵事,于国于民都是上之选。”

    “臣附议!”几位和秦王朱关系要好的官员齐声应和。

    朱元璋不置可否,目光转向文官集团:“你们呢?”

    礼部尚书任亨泰出列:“陛下,臣以为当立贤能。吴王殿下聪慧过人,政绩卓著,这些年推行的新政利国利民,实为储君最佳人选。”

    方孝孺立即反驳:“任尚书此言差矣!储君当以德为先。二皇孙允?殿下仁孝温良,熟读经史,方为社稷之福。且允?殿下乃太子嫡次子,于礼法最为合适。”

    三方势力各执一词,朝堂上顿时吵成一片。

    然而最奇怪的却是淮西勋贵的态度,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武将们个个闭口不言,仿佛事不关己。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震得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朕还没死呢!”

    老皇帝缓缓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一个个都说为国举贤,可朕看你们,都是在为自己谋利!”

    他走到朱面前:“老二,你就这么急着当太子?”

    朱吓得跪倒在地:“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只是为国分忧………………”

    “哼!好一个为国分忧!”朱元璋冷哼一声,又走到朱允?面前,“允?,你觉得你能担得起这个重任吗?”

    朱允?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最后,朱元璋停在苏宁面前,久久不语。

    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要看穿苏宁的内心。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凉国公蓝玉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立储事关国本,当慎重考虑。如今朝议纷纷,莫衷一是,不如暂时搁置,待陛下圣意已决再行宣布。

    这个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

    朱元璋深深看了蓝玉一眼,良久才道:“你们都退下吧!立储之事,朕自有主张。”

    退出奉先殿后,诸王神色各异。

    朱愤怒气冲冲地瞪了蓝玉一眼,拂袖而去。

    朱允?在吕氏的搀扶下,失魂落魄地返回东宫。

    朱棣走到苏宁身边,意味深长地说:“允通,看来这个太子之位,不是那么好坐的。”

    苏宁淡然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