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和风细雨(2 / 5)
来洽谈合作。”
“什么?招商大会?”
“正是!明?商行从来都没有想过吃独食,反而是准备和大家一起经营这些产品。”
消息一出,南京商界震动。
三日后,孝陵东侧的议事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商贾齐聚于此。
马和站在台上,不卑不亢地说道:“今日邀请各位前来,是要宣布明通商行的加盟制度。商行将在各地遴选合作商,由总号统一供货,统一售价。”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一名苏州商人起身问道:“但不知这加盟,需要多少银两?”
“地域不同!加盟费也是有差别,不过加盟费最低也要一千两。”马和从容应答,“但首批货款需预付三成。总号保证货源,并教授销售方法。
然而这个条件却是让不少商人望而却步,但仍有一些眼光长远的商贾看出了其中的商机。
杭州富商沈万三的侄儿沈荣当即表态:“马管事,我们沈家愿意在江浙一带加盟。
果然有了沈家带头,其他商人也纷纷跟进。
短短一个时辰,明通商行就签下了八家加盟商,收取加盟费和预付款共计三十多万两。
消息传回宫中,朱元璋看着锦衣卫的奏报,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小子,倒是会做生意。”
朱标担忧地说:“父皇,允?如此大肆敛财,恐怕会引来非议。”
“让他赚。”朱元璋不以为意,“总比某些人暗地里结党营私强。再说了......”
他瞥了一眼奏报,“这些银子,最后不还是咱们朱家的?”
而在孝陵的苏宁,看着马和送来的加盟契约,嘴角微微扬起。
这只是他商业版图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计划要逐步展开。
“马和,接下来我们要开发新产品了。”苏宁对马和吩咐道,“让工匠坊开始研究印染技术和造纸工艺。”
“奴婢这就去办。”马和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敬佩。
夜色渐深,明通商行的后院依然灯火通明。
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整装待发,将把这些新奇商品运往全国各地。
而在不远处的孝陵内,那个年仅四岁的皇孙,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时代的商业格局。
西安,秦王府。
秦王朱把玩着手中的琉璃花露水瓶,对身旁的长史笑道:“想不到允通这孩子,在孝陵守孝还不忘琢磨这些新奇玩意儿。这花露水确实精巧,比宫里赏赐的香露也不遑多让。”
长史躬身回话:“王爷,听说这是皇孙特意让工匠研制的,南京城的达官显贵都在用。”
“既然是大哥的儿子弄出来的,咱们自然要捧场。”朱大手一挥,“传令下去,王府今后一应采买,优先选用明通商行的货物。如果明通商行要在西安开设分号,王府一定要一路支持。”
“是!王爷。”
同样的场景在各藩王府接连上演。
北平,燕王府。
朱棣品尝着明通商行的高度白酒,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酒够烈,正合北方苦寒之地。允通侄儿倒是好心思。”
道衍和尚在旁捻动佛珠,意味深长地说:“王爷,这位皇孙在孝陵守孝,却能经营起如此规模的商行,背后恐怕不简单。”
朱棣放下酒杯,沉吟道:“既然是太子的儿子,咱们做叔叔的理应支持。传令给张玉,让他在北平给明通商行寻个最好的铺面。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