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楔子(3 / 4)

加入书签

收,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袄,走亲访友,虽然这日子过得清苦,但还是得活着。

今年小胖家种的棉花买了好价钱,小胖说他可以去念书了。

“哎,崇笙,回头你也让你爹娘送你去学堂啊,这样咱们就可以一起了。”

小胖开心地说着。

沈崇笙垂头丧气地走在小胖后边,他自知家里条件不好,爹爹从前是个书生,后来因为家穷就放弃了读书,现在靠帮别人干农活养活一家人,地主得了钱只能给爹爹分一成不到。

娘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接活做一些女红,比她年长5岁的姐姐因为明年就要嫁给镇子西边一个干纸张生意的年轻人,所以娘亲每晚都在熬夜给姐姐准备嫁妆。

“崇笙,你咋不说话啦?”

小胖疑惑地看向越走越慢的沈崇笙。

“没事。”

沈崇笙眼眶有些红,低头盯着鞋尖儿。

“哎,都快点搬,快点啊……”

前面传出了一些熙熙攘攘的声音。

沈崇笙和小胖都踮起脚站在人群后面看着。

“嘿哟,段府这又是搬进又是搬出的,都是一些有钱的玩意儿啊。”

“可不是么,听说前阵子段家少爷刚回国,就有好多大户人家想来攀亲,这送的都是用来讨好段老爷段夫人,哦对了,还有讨好段少爷的礼品呢。”

“那咋还往外搬呢?”

“谁知道啊……”

人们悉悉索索的声音无意间传入沈崇笙的耳朵,让他想起那天晚上那个西装革履的人,他说他叫段时喻……

“哎我说,你小心点啊,这可都是些珍宝啊,摔碎了你赔得起么。”

段府的管家正在教训一个搬东西不利索的下人,这时,从门后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长相十分俊秀的少年,贴心地帮了一把那个下人,管家顿时红着脸,不敢再说话。

“小少爷,这些事交给下人做就行了,您可别掺和啊,出了汗再受凉可是要生病的。”

管家无奈地说着,这要是被老爷夫人看到又该挨骂了,家里唯一的宝贝便是这小少爷。

“没事。”

如此严寒冬季,段时喻下身一条直筒西裤,上身一件白衬衫,外面只套了一件西装背心,有些出汗的他将袖子卷起至手肘,不时地擦着额头上的汗珠。

“哟,这就是段少啊,真是一表人才啊。”

“是啊,十几年前还被段夫人抱在怀里呢。

如今真是少年初长成啊。”

“怪不得一回来就那么多人急着攀亲,这段少爷真是生得玉树凌风啊。”

围在段府门口的老百姓有句没句地说着,都向段时喻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这段少爷温文尔雅的性格,一表人才的容貌又不知要迷倒多少女子了。”

“就是说啊……”

来往的老百姓跟着起哄,段时喻却听得脸红,一旁的管家听着老百姓对自家少爷赞许不断,嘴都要咧耳朵根了。

“劳烦陈伯解散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段时喻示意着。

“行了行了,大伙儿都散了吧,我们家少爷这才刚把家里的礼品准备拿去当掉换取钱财救济贫农呢,大家就当是给个面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管家吆喝着,顺便炫耀了一把。

众人又是一番赞不绝口,这才渐渐散开。

“陈伯你又多话了。”

段时喻无奈地看着管家。

管家笑了几声,觉得自家少爷太过谦虚。

段时喻正要回府,却看到了一个矮矮的身影,这不是那天晚上碰到的那个孩子么。

只见段时喻走了过去,弯下腰捏了捏沈崇笙的泛红的脸蛋。

“还记得我么,小家伙儿。”

“奥,记得。”

被别人捏了脸,沈崇笙感到有些别扭。

这时小胖赶紧将沈崇笙拉到了一边,“沈崇笙,你咋认识段府的人啊,我爹说了不要和那种大户人家有来往,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我可不想被你连累,我先走了。”

说完小胖便一口气儿跑远了,留下了一脸疑惑的沈崇笙。

段时喻听见了这一番话,莫名有些好笑,他自小在美国长大,对于国内的人情世故并不是很了解,而他的言行举止,却是西洋绅士的标准。

段时喻将沈崇笙领进了段府,让丫鬟做了一些糕点送进房间。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段时喻拍了拍沈崇笙的背,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时喻哥你真好。”

那时候并不知道“好”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明白有好衣服穿,有好饭吃才能算作“好”

,沈崇笙觉得他这一刻是在享受着“好”

“我都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段时喻故作惋惜地皱着眉头。

“我叫沈崇笙,家就在这条街的尽头,一家卖炒货的对面就是了。”

沈崇笙嘴里都是糕点,含糊不清地说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