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阴差阳错(2 / 4)

加入书签

掀起,内中红袍大员面相庄严,目光隐隐透出赞许之意,话说出口来自然满是勉励之语:

    “枢良回去好生斟酌,再将缅甸一卷细细补充。此事办好了,于你大有裨益。”

    陈斯远毕恭毕敬一揖到地,道:“学生谨记少司徒吩咐。”

    内中之人略略蹙眉,不悦道:“枢良怎地这般生分?方才李阁老虽是玩笑之语,本官却是当真了。”

    陈斯远眉头一挑,赶忙又拱手作礼道:“是,恩师。”

    内中之人‘哈哈’一笑,又略略交代几句,这才撂下帘子吩咐起轿。陈斯远拱手作礼目视轿子远去,待那轿子出了巷子,这才暗自舒了口气直起身来。

    李阁老府邸前两个门子笑吟吟瞧着,又凑上来道喜,又有庆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牵了马匹寻将过来。

    陈斯远回过神来,紧忙寻了散碎银子打赏,又扯了缰绳告辞而去。待出了巷子,庆愈方才忍不住问道:“大爷愁眉不展,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陈斯远愁眉苦脸道:“无事,不过是拜了个老师。”

    庆愈欲言又止,见陈斯远面色不虞,这才忍住话头,只牵着马走在前头。陈斯远端坐马上哭笑不得,有了燕平王的帖子,那四洲志果然入了李堂馥的青眼。

    此番过府一叙,本道顺势拜在李堂馥门下,谁知此人虽是两榜进士出身,却醉心河工事宜,半点提携之意也无。

    正灰心沮丧,琢磨着另寻出路之时,赶巧户部左侍郎廖世纬到访。得知四洲志出自陈斯远手笔,这位少司徒顿时热络不已,扯了陈斯远说了半晌四洲志,尤其问了缅甸情形。

    临了考校了陈斯远制艺,李阁老一撺掇,顺势便将陈斯远收在门下。

    陈斯远这会子直想骂娘!廖世纬是谁?人称廖黑脸!此人二甲进士出身,历御史台、州府,太上晚期时因下江南劳民伤财,此人金殿直犯天颜,吃了廷仗贬谪为知县。

    不想任上海晏河清、吏治清明,入了当时钱首辅的眼,十几年间平步青云,三年前迁户部左侍郎。

    本道历经州县,此人总该收敛一些,不想甫一回了朝堂,立马直斥今上穷兵黩武,气得今上摔手拂袖而去。

    廖世纬哪儿哪儿都好,奈何太能折腾,得罪的人太多,陈斯远还想娇妻美妾平平安安过上一生呢,若是跟了这等老师,来日不等金榜题名就得举目皆敌。

    有老师还不如没老师呢,这是图什么?

    奈何如今再无转圜余地,陈斯远骑在马上思量半晌,一时间也分辨不出个利弊得失来。往好了想,便宜老师的夫人也是外命妇,这提亲的媒人算是有了。

    再想想对周遭人等的影响,那燕平王玩世不恭、行事惫懒,料想也不会理会自个儿拜了谁做老师;贾家乃勋贵,如今又日渐势微,想来也不会置喙;倒是贾雨村那里,因着自个儿与黛玉姻缘早定,如今贾雨村又为兵部尚书,这事儿总要提一嘴才好。

    事出突然,陈斯远瞧了眼时辰,估摸着贾雨村已经散衙了,却不知是否被圣人留下奏对。略略思量,干脆拨马直奔兴隆街而去。

    谁知离着兴隆街还有两条街呢,遥遥就听得侧面路口有人嚷道:“可是陈孝廉当面?”

    陈斯远勒马停下,便见一个面熟的王府侍卫催马而来。到得地方飞身下马,拱手道:“原想着去荣国府请了陈孝廉,不想半路就撞见了。陈孝廉,王爷邀孝廉过府一叙,这就请吧。”

    陈斯远惊愕不已,情知这是出了急事儿了,当即应下,随着那侍卫打马往燕平王府而去。

    因先前在李阁老府中盘桓太久,是以到得王府时已经临近申正时分。马匹自有小厮庆愈照料,陈斯远随着内侍大步流星往后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