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小雪和老沙的出发下(2 / 2)
系着许多挂满彩旗的绳索。
以枯木为圆心,绳索辐射状地悬挂在土堆上空,直至边缘。
绚丽的暮光让土堆看似遒劲的兽脊,彩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吟唱着亘古未变的歌谣。
叔叔和小雪也跟了上来,他们仿佛进入到失语的国度,脚步不由自主就放轻了,生怕亵渎了这静默的所在。
爷爷走到土堆前,缓缓屈膝跪在地上,郑重地伏身磕了一个头。
磕完头,他起身顺时针绕行土堆三圈,再捡了些石块堆了上去。
小雪牵牵叔叔衣角,悄声问道:“爷爷这是在做什么?”
叔叔俯下身耳语:“那土堆叫做敖包。
草原空旷,古人堆起敖包来指引方向。
人们经过它时要下马参拜,再为后人添些石头土块。
渐渐的,敖包就成了草原的象征,祭祀天地的地方。
爷爷这是在向生他养他的草原告别,期望得到它的庇佑,祈愿你们一路平安。”
小雪听完,也郑重地捡了块石头,堆放在敖包之上。
虽然她在草原上只生活了短短五天,但这片土地却给予了她太多太多。
小雪在心中默默祈求着草原的祝福,祈求爷爷能带她找到妈妈。
她又俯身拾起一块石头,塞进书包的侧袋里。
这份来自草原的祝福她也想带给妈妈。
如果妈妈愿意,她真想带妈妈来看看这片草原。
爷爷完成了他的仪式,边笑边向他们走来:“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三,本就是祭祀敖包的吉祥日子。
我和小雪正好在今天远行,实在太幸运了。”
小李叔叔脸上挂起了哀伤的神色,嘟囔道:“这真是一场冒险。
但愿这份幸运可以一直陪着你们。”
爷爷拍拍小李叔叔的肩,大步向山坡下走去。
暮色四合,三轮车继续上路。
爷爷站在车斗里,双手扶栏,深情地仰头望着北方,望着山顶瞭望站的方向,唱起了一支歌。
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旋律悠扬婉转,如泣如诉,哀而不伤,回荡在空旷的草原上。
炊烟远远地升了起来,风轻了起来,晚归的飞鸟放慢了翅膀,卧在坡上的老牛引颈倾听。
小雪呆望着爷爷歌唱的身影,胳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泪水不由自主涌出眼眶。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哭,可眼泪就是止不住地流。
小李叔叔也收起了那副漫不经心的神情,认真注视着前方的道路。
一曲终了,大家沉默良久。
小雪终究忍不住开口问道:“爷爷,你唱的是什么歌儿,为什么我一句都听不懂?”
“孩子,这首歌叫《月夜》。
我是用蒙语唱的,所以你不懂。”
“虽然我不知道它在唱什么,但还是觉得这首歌特别美。
心里好像有一根弦,被它深深地拨动了。
这真是一首好歌!”
“你要是喜欢,我可以把歌词译成汉话教给你。
见到妈妈后你唱给她听,好不好?”
小雪高兴地直拍手“太好了!”
旋即,她又垂头丧气地说:“不过,我不会唱歌,您别嫌我学得慢就好。”
“爷爷怎么会嫌你慢呢?你别嫌弃我不会教才好。”
说完,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笑声渐落,小雪低头搓着脚尖,坦白道:“爷爷,对不起。
我对你说谎了。
我其实只有七岁半,还不到八岁。”
爷爷摸摸小雪的头发,笑道:“傻孩子,我早就猜到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