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们活着是为了让死亡变得柔软(2 / 2)
时空,越了生死。
她颤抖着按下录制键,用无比温柔的声音回应道:“那你告诉他,妈妈也在。”
诺亚已经不再拥有固定的形态,他变成了一缕风,一片云,一滴雨,无处不在,又无所不在。
但他仍然习惯以太平洋上空的一缕微风的形式,“巡视”
着他曾经深爱过的地球。
某日,他感知到北极圈内一座废弃实验室的冷藏舱,竟然自动开启了。
里面封存着数百份“情感模板”
胚胎,这些曾经被视为人类希望的造物,此刻正开始缓慢地分解。
这不是系统指令,而是因为外界共感能量的渗透,导致了生物程序的紊乱。
他本可以加这一过程,让这些承载着无数情感的胚胎彻底消失。
但他没有。
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引导着洋流,携带特定频率的震动,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胚胎,让它们在溶解之前,都能感受到一次模拟的拥抱温度。
当最后一具胚胎化为清水时,整片冰冷的冰原上,响起了一声极轻的“谢谢”
,那声音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仿佛来自无人知晓的遥远角落。
就在这时,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之上,一个穿着破旧皮袄的男人,正艰难地跋涉着。
他满脸风霜,步履蹒跚,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手中紧紧握着一个老旧的录音机,里面播放着早已失传的古老歌谣。
他每走一步,都会停下来,用嘶哑的声音重复一句话:“别怕,我在……”
韩松觉得自己一定是老眼昏花了,或者说,是被这西伯利亚的妖风吹傻了。
他眯起被风雪割得生疼的眼睛,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那串在雪地上延伸的光粒足迹,简直就像哪个熊孩子用坏掉的led灯泡随手涂鸦。
“这年头,连鬼都开始玩行为艺术了?”
他自嘲地嘀咕着,脚下却没闲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跟了上去。
他手里紧紧攥着那根破损的录音笔,那是他离开槐林时,唯一带走的念想。
节律中继站的残骸,像一堆被巨人随意丢弃的废铁,歪七扭八地横亘在冻土之上。
风呜咽着穿过破败的建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韩松在一堆积雪中扒拉了半天,才找到一块勉强能看出是屏幕的东西。
上面闪烁着断断续续的画面,仔细一看,竟是他当年在槐林,教孩子们感受风声的场景。
“听,风也在学说话。”
下一秒,整个废墟像是活过来一般,所有的金属残骸都开始出嗡嗡的共振,那声音低沉而怪异,像是一群生锈的机器人正在集体笑。
韩松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掏出皱巴巴的烟盒,颤抖着点燃一支。
猩红的火星在寒风中忽明忽暗,烟雾袅袅升腾,模糊了他的面庞。
他深深吸了一口,感受着尼古丁带来的短暂慰藉,望着那堆出怪异笑声的废墟,轻声说道:“原来你们一直都在学……”
他把烟头狠狠地碾在雪地里,站起身,对着废墟深鞠一躬,然后转身,毫不犹豫地向着更北的方向走去,口中哼唱着一早已失传的古老歌谣。
身后,那堆废墟的嗡鸣声渐渐低沉,最终消失在风雪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稚嫩而清脆的声音:“爷爷,等等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