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汉化道阻且长(2 / 4)
/p>
从明年起,军府不再负责府兵的军械甲仗、骡马牲畜,只发放上番服役期间的秋冬戎服鞋帽,负责粮食供给。
如此一来,维护府兵体系的公府支出將大大减少,且府兵本身的战斗力,也能在足够的训练下得到保证。
与府兵体系同时创设的还有勛位制。
梁广绞尽脑汁,把后世隋唐时期的勛官制捣鼓出来,增设武尉一级,分作四等,总共十六阶勛位,专门用作奖赐军功。
並且立下禁律,非军功不得受勛。
授勋就有相应赏赐,可现如今他一穷二白,授官名不正言不顺,赏赐钱帛田地也拿不出太多。
所以授勋还只是空有名目,算是画过全体府兵和部下的一张大圆饼。
不过在形式上,梁广搞得很足。
西关城授勋分田当日,1029名虎土作为首批府兵登台亮相。
涌进来的围观者数以万计。
故意大造声势,就是要让所有军民知道,府兵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兵。
而是一种全新的兵籍制度。
当府兵,意味著分到更多田,有公府背书的社会地位,有杀敌立功、授勋做官的机会,是一条从民到官,从贫贱到富贵的捷径!
当然,这条路並不好走,每年一半时间训练,一半时间耕种,箇中辛苦远超普通民籍百姓。
上到战场,杀敌立功要看机会和运气,战死沙场才是常態。
即便如此,结合均田诞生的府兵制度,还是受到绝大多数军民拥护。
单就兵籍入良,子女婚嫁不受户等限制这一条,就极大拔高了府兵地位。
勛位制这张大饼的推出,更让军民看到通过府兵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
梁广清楚记得,军府兵籍第一块木扎,发给了一位叫做贏觴的年轻虎士。
他也成为新兵制建立后的第一名府兵。
贏觴,京兆蓝田人,地道关中汉儿。
凭藉战功,贏觴一户便分田两百三十亩,羡煞旁人。
更是得授三等武尉勛阶,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荣誉有了,只是相对应的物质赏赐只能延后发放,相关待遇也暂时无法落实。
贏觴第一个吃到武勛这块饼,只可惜条件有限,这口饼只吃到嘴一半.....
只能等平阳军政走上正轨,府库充盈以后再做补偿。
建立府兵体系的同时,传统世兵制並未废除。
平阳城內外的治安状况,在苟平、皇甫毅重拳出击下得到极大改善。
一千多个犯下烧杀抢掠的贼盗充作新的世兵。
修城池,代替牲畜翻耕积雪下的土地,利用寒冬杀死土壤害虫,改善土壤结构,为春耕做准备.....
类似的繁重体力活,需要大量人力,乃至人命来消耗。
他们將不再得到作为人的待遇,干到累死或者反抗被杀,就是他们的归宿。
西关城授勋分田著实轰动了好一阵子。
五万余军民热议羡慕的同时,汾水东岸鲜卑营地闹出一场不小的骚乱。
有鲜卑小帅不满部民分走,以南庭单于对待鲜卑人不公正为由煽动闹事。
大概有千余鲜卑杂胡捲入其中。
这支叛兵想劫持慕容娥英,抢走一批粮食,然后往北走雀鼠谷山道险隘逃往太原。
梁广火急火燎赶到汾水东岸时,战斗已经打响。
气急败坏的悉罗多调集本部民,对这支叛兵展开围剿。
叛兵想要劫持慕容娥英,算是踩了悉罗多的尾巴,这傢伙不炸毛才怪。
这位表妹和她腹中即將出世的孩儿,可是他未来权势富贵的保证,怎么能允许遭人劫持
就算叛兵直接攻打平阳城,他也不会这般跳脚愤怒。
梁广跨马持矛冲入战场,单骑突入叛兵身后,直接挑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小帅、头人。
悉罗多带领本部民围杀上百人,剩下的跪地投降。
若非梁广在场喝止,这傢伙只怕要把千余作乱部民连同家眷全部杀光。
悉罗多在梁广面前是受气包,在三部鲜卑可是恶名止小儿夜啼的狠人,以凶残暴戾著称。
投降叛兵,家眷赏赐给悉罗部,男丁不论老幼一律充作奴隶。
自从分割部民,登造民籍以来,三部鲜卑大大小小已经闹出许多次动乱,唯属这一次动静最大。
这件事也提醒梁广,鲜卑杂胡毕竟汉化有限,接受汉家制度改造的步子不能迈太大。
这一次就差点扯著蛋。
召集三部首领、小帅商议过后,梁广决定把鲜卑杂胡录籍改为自愿制。
凡自愿录入民籍者,即刻脱离部族转为民户,前期统一分工,等候后续授田。
大约有八千余口脱离部族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