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借粮薛氏堡(2 / 5)
乎钱粮绢帛,给他些就是。”
薛泽道:“只怕是从薛子初口中得知盐利之重,也想来討要个百十石!”
薛铭思索片刻:“据闻他率数万军民迁入平阳,要想安置如此多人,粮食需求不小,应是为求粮而来!”
薛强点点头,又摇摇头,子侄们说得都不错,只是还不算切中要点。
“秦主符宏虽远不如符皇,可关中之地好岁掌握在其手中。
梁广贏得数方鲜卑部民支持,做出兵逼阿房城之举,逼得宏不得不放他出镇平阳。
如此人物,岂是易与之辈”
薛强远眺坞堡外,“观梁广行事,其志不小!此来除了有所求,定会实地探察我薛氏堡之虚实!”
薛铭三人面面相,他们可没有想那么深。
“薛泽!”
“侄儿在!”
“率一千甲士在西门內列阵!”
“侄儿明白!”
“薛铭、薛靖代我出坞堡迎接远方来客!”
“诺~”
梁广望著眼前这座雄伟坞堡,再度为河东薛氏之强盛感到惊嘆。
方山坞堡是薛氏三座主坞中规模最大、最坚固、屯驻人口最多的一座。
具体位置约莫在后世山西方荣县方泉乡,靠近孤峰山北麓一带。
薛氏宗长薛强素有贤名。
后赵末年,他率领族人返回汾阴,扩建薛氏堡,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组建薛氏部曲,真正做到保境安民。
薛强为人公允正直,对百姓常怀仁慈之心,德望之高享誉河东司隶。
薛强与王猛几乎同龄,王猛游歷江北时与薛强结识,二人引为知己。
桓温首次北伐攻入关中,薛强和王猛同为桓温座上宾。
二人先后拒绝桓温徵召入仕之请,王猛回华山隱居,薛强则回了河东。
建元六年(370年),符坚东征燕国,亲率万余步骑军入河东抵达薛氏堡。
荷坚想入坞堡,薛强不允。
想召薛强出坞堡相见,薛强不出,只派宗老出堡搞军。
当时志得意满的天王非常不高兴。
之后的故事版本眾多。
有说天王挥兵攻打薛氏堡,结果打了几天,损兵折將难以撼动分毫。
有说天王胸襟气量不凡,没有为难薛氏,带领大军东去。
秦军有没有打过薛氏堡,梁广也弄不清楚。
这样一座东西南北横亘六七里的巨型坞堡,牢固程度不下於一座军塞重镇。
三四丈高的夯土墙上,敌台、战棚、羊马城、弓弩垛口、巨型拍杆.....一应防御设施齐备。
隱约可见数十架用毡布遮掩的车、弩炮排列在城头上。
坞堡外有五丈宽的壕沟,沟中灌水,沟上架设吊桥。
这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坞堡,称之为坚城也不为过。
井氏堡在其面前,连孙子都算不上。
坞堡南面背靠方山,方山狭窄陡峭,犹如一道横在坞堡南侧的天然屏障。
梁广估摸算了下,攻打这座坞堡的难度,犹在霸城之上,堪比淮南坚城寿阳打寿阳,可是动用了二十五万大军,最后以穴攻之法取巧攻克。
薛氏拥据此堡,难怪能在乱世屹立百年。
梁广不知道的是,逼退天王符坚步骑大军,只是薛氏堡的传奇之一。
在原史上,薛强和薛氏堡还陆续击退过西燕主慕容永,硬抗胡夏主赫连勃勃数万东征大军猛攻。
后秦主姚兴不敢凯河东半分,赶紧遣人主动把拜授詔敕送去,以高官厚禄把薛强供起来。
薛强对关中姚羌政权的態度,和对符秦一样,既不承认也不抗拒。
你要封官赐爵我接著就是,但是別想把手伸进薛氏堡。
河东这块地,还是我薛氏说了算。
薛强在其漫长人生里,连续让几位少数族政权首领吃。
南北朝时期,薛氏堡便直接冠以薛强堡之称。
只可惜薛强故去后,薛氏再无如此人杰。
北魏开国,拓跋鲜卑在参合陂一战击垮后燕,以万钧之势下太原据并州。
河东薛氏保持了一百余年的独立自主告破,彻底投降魏国。
站在薛氏堡前,不光梁广倍受震撼,王镇恶、崔也是惊嘆不已。
“今日方知河东薛氏之盛!”崔低呼。
王镇恶咽咽唾沫:“万一话不投机打起来,兄长可以挟持我做人质!
威明公顾念翁父旧情,想来不会眼睁睁看著我丟掉小命~”
梁广笑笑不说话,紧盯著隆隆开启的坞堡西门。
为了借粮,便是龙潭虎穴也得走一遭。
崔显余光向他,见他神情自若,气息沉稳,不由暗暗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