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借粮薛氏堡(1 / 5)
第254章 借粮薛氏堡
薛强接过一封木读锦带綑扎的书信。
薛靖笑道:“想是薛子初从盐利上尝到甜头,又想到我坞堡打秋风!”
薛泽轻哼了哼:“上次白送他五十石盐,运到太原转手一卖,轻易就能获利三五十万钱!
薛子初这秋风算是打上癮了”
“按照河东盐价,五十石盐也能值钱十五万,过了雁门关能翻几倍不止。薛茂来咱们这儿一趟,抵得过他在平陶辛苦收缴赋税一年!”薛靖又挪输道。
薛强瞪了二人一眼:“既是同宗,自当多多帮衬!薛茂才识不比汝等差,寄人篱下为仆多年,还能不忘勤奋,不失志向,汝等自问可比得上人家”
薛靖、薛泽相视一眼不声,虽不敢顶嘴,心里却也不服气。
薛强看在眼里,心里嘆口气。
河东薛氏南北二祖房,数百子弟里,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位能够让他满意之人。
三个年长的儿子里,长子薛铭稳重有余应变不足。
薛靖小有武艺,保境一方勉强够格,距离真正的大將之才差距尚远。
三子薛博好谈玄论道,文章赋华丽精美,却没什么实务能力。
老来得子的幼子薛辩倒是聪慧灵动,可惜年纪尚幼还需时日栽培。
南祖房尚武,薛泽便是其中依者,如今便在河东太守王苗手下做都尉,同时兼掌这座薛氏方山坞堡的防务。
子侄们才学武艺不算差,放在太平时节也足以延续宗族传承。
可如今天下动盪不寧,烽烟四起,河东乃是南北东西的枢纽要地,將来定会受到各方凯。
以薛氏子侄们的能力,再想据坞堡自守,独善其身恐怕不易。
薛氏堡屹立百年,保护一代代薛氏族人,挡住外界腥风血雨的同时,也削弱了薛氏子弟应对乱世的能力。
薛强沉默片刻,驱走纷乱思绪,打起精神拆开手中书信。
“何人手持薛子初书信来访”薛强隨口问。
薛铭拱手道:“回稟父亲,来人自称梁广,奉秦主詔令,使持节、都督并州杂戎诸军事、西川县侯,出任平阳太守!
此行路过河东,特来造访!”
薛强手一顿,讶然抬头:“新任平阳太守梁广他不是携数万军民走龙门渡直入平阳去了怎会突然折道来我薛氏堡”
薛铭刚要回答,薛靖急吼吼地惊呼道:“可是在郑县大破慕容泓、三日破霸城,两战俘斩数万鲜卑贼眾的梁广”
薛泽也急道:“可是收降三万鲜卑部民,兵逼阿房城的梁广”
薛铭无奈地看著两位弟弟,“正是此人!”
薛靖半张嘴巴,薛泽目光鍠亮。
梁广之名传出关中有些时日了。
一开始只是商贩旅人讲述著他西苑打虎,受到符皇接见的故事。
后来南徵结束,梁广在淮南战场、汝阳救驾的诸多战功事跡渐渐流传开。
直至数月来,隨著声势浩大的慕容鲜卑之乱一点点平息,梁广再度成为关中河东家喻户晓之人。
薛氏堡控制著汾河谷地,北上太原,南下司隶,西去关中,诸多通道都在薛氏直接或者间接掌控下。
论消息灵通,薛氏称第二,河东无人称第一。
薛氏自然早早听过梁广之名,甚至专门派人搜罗过相关信息,对他的发跡、
经歷可谓一清二楚。
从一开始的勇悍武夫印象,到皇金口称讚的虎將,再到两度大破鲜卑贼眾的名將统帅,最后是不为新君所容的国朝功臣。
梁广之名可算是伴隨惊嘆和好奇,一次次刷新著薛氏乃至河东士族百姓的认知。
“本想等其人上任平阳,再找机会前去拜会,不想他倒是主动登门来了!”
薛靖道。
薛泽催促道:“他现在何处我倒要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
薛铭对薛强拱手道:“梁广携王镇恶、清河崔氏崔,率百余骑已抵达坞堡西门!”
薛强仔细把书信阅览一遍,递给薛铭三人轮流看。
薛茂薛子初在信中极尽溢美之词,把这梁广夸作是人中龙凤、世间豪杰,希望河东薛氏能和梁广友好相处,缔结友谊。
薛靖看罢书信,笑道:“薛子初曾为梁氏宾客,这梁广也算是他的少君,自然说尽好话!”
薛泽道:“此人能从一介僮奴子,成为国朝大將,单凭这一点可称雄杰!
若真是位豪杰人物,我薛氏自当与其交好!”
薛强看了眼薛铭:“你怎么看”
薛铭老老实实回答:“梁广出镇平阳,將来少不了和他打交道,正好趁现在,观察其人品行!”
薛强又问三人:“梁广此来必有所求,汝等认为他想要什么”
薛靖道:“不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