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离谱的巡游者平台(2 / 2)

加入书签

儿运行佳宇自建的“穹顶”大气环境模拟器,整个E3矩阵每测试一次,就会卡顿一次。

现在佳宇的E3矩阵升级到E4矩阵了,但是面临的是同等级提升的需求!

从原本的101工作室的大气层内飞行器设计方案,它们的风洞吹出来的效果是最高速度只能到亚音速。

“佳宇如果你根据101的三个方案优化出来,这三个版本的优化方案在大气层中的最高飞行速度大概能到多少?”

“先生,您稍等!”

大概过了5秒左右,计算结束的佳宇就回复道:“根据它们风洞吹出来的气动布局,佳宇加以调整,再结合穹顶大气环境模拟器,三个方案都差不多,最小能到5马赫,最大能到9马赫”

谢云逸在方舟手机上用文字快速表达道:“我想了下,我把我最新的想法同步给你,我先把文字版本发你,这是我们现在急需的一个可迭代的巡游者平台!之前的方案,都太过于乐观了。”

“先生您说的50马赫大气层内飞行速度,这个速度太夸张了!除非我们能在整个机身上都使用沙克尔顿永昼峰上发现的那面墙上的未知合金。”

“否则,根据穹顶模拟出来的热效应,现目前世界上,不会有任何材料能承受大气层内50马赫所带来的超过摄氏度的超高温度”

“因为50马赫,相当于速度17公里每秒,地球周长4万公里,这台飞行器环绕地球一圈,只需要40分钟左右,它比国际空间站或者华国天宫空间站的速度都要快上一倍不止,而且是在稠密的大气中!”

“在这样的速度下,飞行器前方的空气根本来不及流动,就会被极度地压缩,形成一道无比强大的激波,这样的压缩会使原本的空气瞬间等离子化,从而包裹在机体上,整个机体的亮度将比太阳亮度更高。”

“它就将如同一颗人造高速飞行的太阳,在天空中飞奔!”

“佳宇描述的只是:如果真的以50马赫的速度在大气层内的飞行状态,事实上,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该选择哪种推进方式,这样的速度下,常规高超音速动力学已经完全失效了。”

“它将无法被轻易控制方向,也无法被轻易控制速度!如果真的按照我们的实际要求来做,在穹顶的模拟中,一台7.8米卡车的尺寸,25吨全重,是人类当前已知的所有推进技术的极限,当然,速度最高上限只能到35马赫!”

谢云逸就给佳宇发了两段文字,结果佳宇就仿佛是面对着愁大苦深的甲方一样,一副不把他说法誓不罢休的感觉。

谢云逸不由想象着佳宇那副一直劝甲方,害怕甲方劝不动的感觉,不由乐了起来。

“好了,佳宇!那就按照在穹顶中的模拟来,如果有创意上的需求,可以直接上星空论坛,找合适的人来做创意设计,之前的时候是因为E3矩阵还没完善,现在E4矩阵都很完善了,穹顶大气模拟器现在在E4中应该能稳定运行吧?”

“好的,佳宇明白。穹顶现在只要调整参数,就能拟真风洞效果,也能模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不同高度下的运行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