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新宅子“沿河胡同甲100”号院(2 / 4)
那纤细的小手,在刘之野的眼前轻轻晃动,带着几分俏皮与好奇:“之野!之野你的心飞到哪儿去了”
刘之野从沉思中猛然惊醒,眼神略显恍惚:“啊你刚刚说了什么”
甘凝轻轻白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家伙,好不容易放个假,陪着孩子出来放松一下,结果又满脑子都是工作,真是让人扫兴!”
只好无奈地道:“看,下雨了!咱们还是回去吧!你不是说过,给小贤买的那个院子已经装修好了吗要不然,咱们正好去参观一下”
刘之野猛地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自嘀咕,这天气变得可真快,不一会儿,原本晴朗的天空就被乌云笼罩,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他心中一紧,得赶紧回去,不然,恐怕真要变成落汤鸡了。
“对,咱们得赶紧走!”刘之野催促道。
随后,他扯开嗓子,对着不远处正玩耍的孩子们高声喊道:“刘文!刘武!别玩了,快过来!咱们得赶紧回家了……”
刘文和刘武,难得能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却似乎还未玩得尽兴,满脸都写着不乐意,就这么被带了回来。
刘之野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道:“你们两个小家伙,别摆着那副臭脸了。爸爸带你们去市里好好玩玩,怎么样”
一听这话,刘文和刘武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好哇!爸爸,这可是您亲口说的,到时候可不能反悔哦!”
刘之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好好好,爸爸说话算话,今天一整天都陪着你们,总成了吧”
…………
今年是刘淑贤考上京大的大喜之年,刘之野为了女儿的未来,特地在后门桥河沿胡同购置了一处新住房。
他心中早有盘算,这房子将来是要作为刘淑贤的婚房之用,因此在办理购房手续时,户主一栏便直接写上了刘淑贤的名字。
这院子周围环境非常不错,因为它就在什刹海后门桥边上。
后门桥,实际上是它的俗称,小名。
人家原名本是海子桥,后来官称是万宁桥。
因为皇城的北门为地安门,俗称后门,而万宁桥恰在后门之外,所以叫它后门桥是其来有来历的。
刘之野一家人站在后门桥上,东张张,西望望:
什刹海的水波光粼粼,静静地自西淌来;横穿过脚下古桥的涵闸,从紧趴在两岸的镇水兽的眼皮底下通过“安检”;波纹荡漾着向东流,岸树水草葱茏,在约百米远的地方弯向南去……
后门桥河沿胡同首先是个居住区。
两岸住房相连属,宅户门尽对河开,蒸腾着热烈的民居气、生活气。
他们下桥头逐水而行,后门桥往下,是于粪场大院、拐棒胡同北口,有一座无名的木桥,踩在上面吱嘎作响、颤颤悠悠,通向帽儿胡同;
河道南拐之后,于拐棒胡同东口,有一座无名的砖石桥,通向雨儿胡同,到拐弯处再往南走百十米又遇一座古桥——东不压桥。
要是打开京城的地图,会发现从后门桥,到东不压桥,可见一道先向东,后偏东南的绿幽幽的水线。
后门桥以东的水道有点像马的尾巴,它悠然自如地一甩,留下了皇城正北,向东而南的这条潇洒的弧线。
其实,后门桥以下的这条河,在老京城的城圈之内。
历史上是曾称过御河、御沟、玉河、金河,以至“金沟河”的。
元代进士杨载不就有“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的诗句吗。
后门桥东河道上的胡同,清代曾叫“马尾巴斜街”,建国后又改为了“东不压桥胡同”。
刘之野新买的这所宅子就是在“东不压桥胡同”,西距后门桥不到一百米,位于河的南岸。
大门离水边三四丈远,“马尾巴”开始亮出个优雅的弧线的前端,门牌是“河沿胡同甲100”号。“甲100号”院是暗红色的大漆木门,门下部对嵌着密布钉头的葫芦形厚铁护,门槛横卧在门礅与门板之间,这门槛是又长又厚又沉。
面向着大门看,门框左上角是蓝底白字的“河沿胡同甲100号”门牌,门框的右上角镶一块长方形苍绿色的木板,其上是刘之野用他7级书法隶书写的“刘宅”两大字,黑漆沉着。
这几年,刘之野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他没有忘记内心的修养与追求。
他开始研习书法,以此作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途径。
每日里,他都会抽出点时间,沉浸在墨香与纸韵之中,一笔一划,都透露出他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
正因如此,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堪称不凡。
【书法:7级】
进大门,过门道,西屋的北山墙兼作内影壁,其下围一长方形池,种着几排玉簪。
其叶碧绿,其雪白,有一股幽远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