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寒冬”将过(3 / 4)
老太太还饿着肚子呢!
傻柱猛地一拍脑门,平日里都是大妈细心照料老太太的生活起居。他连忙说道:“没事,我家里给秋菊准备了热饭,我这就回去取些来给老太太送去。”言罢,他便匆匆起身,准备离开去取饭。
后院里,聋老太太也早早地起了身,满心期待着一大妈的到来,却迟迟未见其影。她左顾右盼,终是无奈,便转而忙碌起来,细心地收拾着屋子。
此时,傻柱推门而入,带着一股子爽朗的气息,“呦,奶奶,您这么早就开始忙活啦!”他的声音里透着几分亲切与活力。
聋老太太闻声抬头,一见是傻柱,脸上顿时绽放出喜悦的笑容,“柱子啊,快过来炕上坐,陪奶奶聊会儿天。”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温情。
然而,傻柱却轻轻摆了摆手,解释道:“奶奶,我是特地给您送饭来的,一会儿还得赶着去上班呢,恐怕不能陪您多聊了。”
聋老太太一听,神色略显黯淡,毕竟年岁大了,总盼着能与小辈们多亲近些。
“咦,今儿个怎的是你来送饭”她又好奇地询问。
傻柱麻利地将饭桌移到炕上,碗筷一一摆好,解释道:“一大妈她身子不爽快,感冒了,所以我就代劳了。”
话音未落,老太太脸色骤变,急欲起身,“她病了我得去看看……”
傻柱连忙按住欲动的老太太,安慰道:“奶奶,您别急,就是个小感冒,发烧而已,休息一两天就没事了,您放宽心。”
安抚好聋老太太后,傻柱匆匆瞥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心中顿时一紧,暗叫不妙。媳妇交代的差事还未完成,而上班的时间已悄然临近。
“哎呀,糟了!奶奶,我得先走一步了!”话音未落,他已急不可耐地起身,脚步匆匆,显得有些慌乱。
聋老太太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这孩子,都当爹的人了,还是这么毛毛躁躁的。”
傻柱急匆匆地小步跑出院门,正巧撞见在院中辛勤扫雪的三大爷闫埠贵。他匆匆点头致意,笑道,“三大爷早啊,吃了吗您嘞!”
闫埠贵刚回了他一句:“吃了,你三大妈包的馄饨,我告诉你这用韭菜虾仁包的……”
“嘿,你这小子,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闫埠贵望着傻柱远去的背影,摇头苦笑,随即又埋头继续清扫起院中的积雪,心中暗自嘀咕:“这小子,怕是有什么急事吧,跑得跟屁股着火似的。”
许大茂推着车,步伐轻快地走出,朝正整理眼镜的闫埠贵打招呼:“早啊,三大爷!”
闫埠贵微微一笑,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光:“大茂,你也挺早啊!”
许大茂的目光掠过门槛,落在远处一闪而过的身影上,随口问道:“三大爷,刚那风风火火跑过的是傻柱吧”
闫埠贵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以为意:“没错,就是他。也不知道这小子一大早忙活得什么。”
许大茂闻言,眉头微皱,显露出几分好奇与不解:“他这急匆匆的,是有什么急事吗”
闫埠贵耸了耸肩,表示同样摸不着头脑:“谁知道呢,他向来这样。对了,大茂,你早上吃的啥我告诉你,我家今儿早……”
许大茂不爱听他唠叨,“哎呦!三大爷,我等下还有个会要参加,快迟到了,咱们回头儿见哈!”
说着,他也是一溜烟的跑了。
傻柱出了大门,直奔胡同吆喝声而去。
“哎!栗子,刚出锅的炒栗子又香又甜喽!”
伴随着清脆的敲打大铁铲的声音,是炒栗子出锅了,这可是京城的特产之一。
京城周边盛产栗子,如今尤以刘家庄出产的栗子最出名,该地的栗子产量大品种好。
从秋天“白露”后上市后,能卖一冬天。
这京城地区的大街小巷胡同口的小铺,门前支起灶,架口大锅,倒进生栗子和大粒沙子,用扁平的大铲反复翻炒。
其实不放,只在快熟时,用铁勺子浇上几下稀,为使栗子上亮好看。栗子本身就含高,一熟自然甜了。
刘之泰昨晚上又做了一次大手术,上午就搁家里休息。
快到晌午,他家胡同口就传来“卤煮火烧开锅喽!”
刘之泰也比较好吃这口,他睡了一上午早就饥肠辘辘了,索性就走出了家门买些卤煮回来吃。
这卤煮铺子有口大铁锅中,锅中翻滚着切成块的猪下水、炸豆腐块,漂着一个个半发面的火烧。
师傅先从滚烫的卤汤中捏出两个煮透的火烧,横竖几刀切成小块,码入碗中。
再用笊篱捞出些炸豆腐块、猪下水切碎,摆在火烧上。
舀上一勺肥汤,浇上蒜汁、辣椒油、韭菜,最后再撒上把香菜末,那叫一个香。
刘之泰搬到这附近也有十来年了,是这家店里的老主顾。
至今,他最佩做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