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天下归心百将跪求请主公登基(2 / 2)

加入书签

主公!”

信使张全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木匣,双手奉上,“这是祝王爷让小人拼死送来的亲笔信!”

陈平川接过木匣,打开,里面是一封厚厚的信笺。

他展开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信的开头,是祝衡用他那熟悉的,略带锋芒的笔迹,写下的满纸激动与欣慰。

他诉说着得知京城光复,阿保机授时的狂喜,为自己死去的皇弟感到慰藉,也为陈平川感到由衷的骄傲。

字里行间,那份亦父亦友的真挚情感,让陈平川心中一暖。

接着,祝衡在信中明确表示,自即日起,敦煌归义军上下,皆奉陈平川为主,愿为新朝永镇西陲。

他将西域的军政、民情、以及与各部落的关系,都详细地写明,等同于将整个西域的家底,都毫无保留地交到了陈平川手上。

看到这里,陈平川点了点头。

祝衡的这份信任和坦荡,没有让他失望。

然而,当他看到信的后半部分时,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祝衡在信里,用一种非常恳切,甚至带着点商量的语气,开始长篇大论地劝他称帝。

论据还是那一套“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陈平川看得直摇头,心想:“祝大哥,你怎么也跟秦锋他们一样,尽说这些车轱辘话。”

可接下来的内容,就让他彻底绷不住了。

祝衡在信中写道:“……平川之功业,震古烁今,然起于草莽,终是名分稍欠。

祝某思虑再三,有一策,或可解此微瑕。

小女昭华,年方及笄,温婉贤淑,通情达理。

祝某斗胆,欲将小女许配于你。

昔日你大业未成,不愿为儿女情长所缚,然今时不同往日,你既定京城,天下归心,正需此举以正名分!

因为如此一来,你为我祝氏之婿,亦算皇室宗亲,再登大宝,则名正言顺,可安天下悠悠之口……”

信的末尾,祝衡还特意加了一句:“为表诚意,祝某已命人护送昭华东归,算算时日,不日即将抵达京城。

万望看在祝某面上,莫要拒绝。

此非儿女私情,实乃定国安邦之大计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