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初战告捷续(1 / 2)

加入书签

芦苇荡中。

这里早已没了规整的阵型,散落的旌旗斜插在结冰的地面上,甲胄碎片与兵刃残骸混着血迹,在火光下泛着刺目的红。

周军与南唐军的兵士混杂在一起,有的仍在缠斗,有的在四处奔逃,喊杀声、惨叫声与马蹄声交织,全然是一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的混乱景象。

王仁赡拄着长戟半跪在地,戟尖上的血渍早已被寒风冻干,凝结成暗褐色的硬块。

他方才为了拦截一队南唐逃兵,左臂被刀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浸透了甲胄,此刻只觉得手臂有些麻,却仍强撑着没有倒下。

“王将军,你身体没事吧!”

杨佑策马冲过来,手中长枪挑飞一名扑来的南唐兵卒,随即翻身下马,快步护到王仁赡身旁,目光紧盯着他渗血的左臂,语气里满是担忧。

王仁赡当即摆了摆手,挣扎着站起身,目光越过混乱的人群,望向中军方向——那里火光最盛,却看不到杨骏的身影,也听不到熟悉的号令。

他皱紧眉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我无碍,一点皮外伤罢了。

只是眼下阵脚大乱,也不知杨将军那边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追上刘彦贞……”

话音刚落,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周军斥候策马奔来,看到王仁赡,忙翻身下马禀报道:“将军!

咱们好像深入到敌人里面了,我看周围就没见咱们的人马!

不过,我看有一支南唐兵马向这里过来,应该是条大鱼!”

王仁赡闻言,顿时脸色一喜,当即握紧长戟,对杨佑道:“走!

咱们先把弟兄们聚起来,就是真的血溅沙场,咱们也要拉个垫背的。”

“是!”

……

王仁赡与杨佑在混乱中高声呼喊,好不容易将散落在苇荡各处的周军兵士聚拢,清点人数时才现,原本一队人马只剩三四十人,个个带伤,甲胄破碎,手中兵刃也多有卷刃,模样狼狈不堪。

寒风卷着硝烟掠过,众人望着满地狼藉,脸上都带着几分疲惫,却仍强撑着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兵士的呼喊与兵刃碰撞的脆响。

王仁赡猛地抬头,只见两道人影策马朝着苇荡深处狂奔而来,身后还跟着十余名溃兵——正是刘彦贞与咸师朗!

两人头散乱,甲胄上沾满尘土与血污,显然是慌不择路,竟误打误撞朝着这边逃来。

“活捉刘彦贞!

别让他跑了!”

周军的追喊声紧随其后,数名周军骑兵已冲破溃兵的阻拦,朝着二人的背影疾驰而去,长枪直指马臀,眼看就要追上。

王仁赡眼中闪过一抹锐光,猛地握紧长戟,对身旁的兵士沉声道:“弟兄们!

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拦住他们,绝不能让刘彦贞逃掉!”

话音未落,他已率先冲了出去,长戟划破空气,直扑刘彦贞的马前。

杨佑与其余兵士也瞬间振奋起来,虽人少势弱,却结成小型阵形,如一道屏障般挡在苇荡出口,死死盯着奔来的南唐主将。

……

刘彦贞策马奔到芦苇荡出口,见前方已无周军阻拦,只余下一片开阔的冻土,不由松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侥幸的笑,对身旁的咸师朗道:“咸将军,你看,咱们还是命大,这就逃出生天了!”

咸师朗惊魂未定,连连点头,正想催马再快些,却听得前方一声暴喝如惊雷炸响:“还不下马受死!”

王仁赡手持长戟从芦苇丛后冲出,身后三四十名周军兵士也随即列阵,如一道铁闸般拦住了去路。

刘彦贞脸色骤变,逃生的狂喜瞬间被恐惧取代,他眼神飞一转,忽然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猛地掀开盖子,十几块沉甸甸的金条滚落地面,在火光下泛着刺眼的金光。

“诸位兄弟!”

刘彦贞声音带着急切的诱哄道:“这些金条你们先拿着,放我二人过去,日后我定再备厚礼相谢,保你们富贵无忧!”

他以为周军兵士多是出身寒微,见了金银定会动心,目光死死盯着王仁赡,盼着对方能松口。

王仁赡看着地上的金条,眼中没有半分动摇,反而冷笑一声:“我等身为大周将士,岂能为这点金银背弃军纪、放虎归山?刘彦贞,你以为这点手段就能脱身?趁早下马受缚,还能留你一条全尸!”

说罢,他挥戟向前:“弟兄们,上!

拿下此贼,便是大功!”

兵士们也齐声应和,无人去看地上的金条,举着兵刃便朝着刘彦贞与咸师朗围了上去。

刘彦贞见状,知道利诱无用,只得拔出佩剑,想要硬闯出去,可周军兵士虽少,却个个悍勇,很快便将他二人困在阵中。

咸师朗被周军兵士逼得连连后退,佩剑早已在乱战中遗失,只剩徒手抵挡,见刘彦贞迟迟没有动作,他声音里满是绝望:“刘将军,周军已围上来了,此番咱们怕是要阴沟里翻船,栽在这里了!”

刘彦贞骑着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