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战告捷(1 / 2)

加入书签

正阳关内!

赵普气喘吁吁地将苇荡伏击、南唐军将至的军情禀完,帐内一时陷入寂静。

李谷手指抵着舆图上正阳关东侧的位置,眉头微蹙,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似在权衡利弊,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来人。”

帐外亲兵应声而入,李谷抬眼道:“送赵大人下去歇息,备好茶水点心,莫要怠慢。”

赵普一听这话,心瞬间提了起来,哪有半分歇息的心思?他往前急走半步,声音都带着几分急切:“李相公!

万万不可拖延啊!

杨骏将军已率人在苇荡设伏,南唐军半个时辰内便至,此时正是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若等敌军察觉端倪,不仅伏击功亏一篑,前线弟兄们还要身陷险境,还望相公早早下定决断,援兵!”

他话音落下,李谷眼中的犹豫渐渐散去。

他抬手按住舆图,目光扫过帐内待命的亲兵,语气终于多了几分果决:“你说的在理,是本相思虑过甚了。

即刻去传诸位将军入帐议事,立即兵驰援!”

赵普见他终于松口,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忙拱手道:“相公明断!

此役若胜,定能振奋全军士气!”

赵普得了李谷的应承,心中悬石落地,拱手后便快步退了出去,帐内只余下李谷与待命的亲兵。

那亲兵刚要转身去传召诸将,却被李谷突然出声拦下:“慢着,再等等。”

“容我好生考虑下……”

他喃喃自语,眉峰又拧了起来,仍是难掩对局势的顾虑。

可这犹豫没能持续片刻,帐外忽然传来一阵隐约的喊杀声,起初还微弱,转瞬便如潮水般涌来,震得帐帘都微微颤动。

李谷心头一紧,猛地大步掀帘而出,抬眼望向东方——只见远处的夜空被一片火海染得通红,火光映照着翻滚的浓烟,连天边的月色都被衬得黯淡,那正是苇荡的方向!

“战事已起!”

李谷望着东方漫天火光,脸色骤变,先前的迟疑被焦灼彻底取代,正要转身对亲兵下令调兵,身后却传来两道急促的脚步声——忠武节度使王彦与韩令坤已快步上前,甲胄上还沾着巡关的寒霜,两人神色急切,异口同声问道:“李相公,前方战事已起,我等是否即刻出兵增援?”

李谷指尖攥紧了腰间玉带,目光在火光与关内营垒间反复游移,语气里却仍带着几分顾虑:“我已奏明陛下,我等要之责是镇守正阳关,稳固浮桥。

如今没有陛下的旨意,若贸然出兵,万一关内有失,或是援军陷入重围,咱们谁都担不起这个罪责——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啊!”

这话一出,王彦与韩令坤顿时语塞。

诸将围在帐前,望着东方越来越盛的火光,听着隐约传来的喊杀声,脸上满是焦急,却又碍于“无旨不可擅动”

的规矩,不知该如何劝说。

帐前的空气瞬间凝滞,只剩寒风卷着火星的噼啪声,更显局势紧迫。

与此同时,回到偏帐的赵普见关内兵马迟迟未动,帐外连集结的号角声都没有,心中愈焦躁。

他猛地起身,对身旁随从沉声道:“走,咱们现在就去找李重进将军!”

随从一愣,连忙问道:“大人,李相公那边,不再通禀一声吗?”

赵普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急切与不满:“李谷空有文名,临战却优柔寡断,徒有虚名罢了!

这般紧要关头还拘着规矩,竖子不足与谋!

再等下去,杨骏将军那边怕是要撑不住了,咱们直接去见李重进,他掌着前线兵权,定能当机立断!”

说罢,便大步掀帘而出,脚步匆匆朝着关外的李重进营帐方向而去。

……

“杀——!”

喊杀声在芦苇荡中炸开,裹挟着兵刃碰撞的脆响与兵士的嘶吼,震得枯黄的苇秆簌簌作响。

杨骏手持长枪,枪尖染血,率着手下数千将士如一把淬了寒的尖刀,硬生生从南唐军队的侧翼撕开缺口,马蹄踏碎冰面,朝着敌军腹地猛冲而去。

刘彦贞尚未从伏击的慌乱中完全回过神,周军的骑兵已如潮水般涌至近前,甲胄上的寒霜混着血渍,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冷光。

他身旁的亲兵慌忙举盾格挡,却被长枪刺穿盾牌,当场倒毙,吓得刘彦贞勒马欲退。

“将军!

咱们人少,这般硬冲耗不起啊!”

副将杨佐策马跟上杨骏,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虽初战告捷,可南唐军队人数仍占优,再这么缠斗下去,大周的军队恐会陷入重围。

杨骏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混乱的南唐阵脚,忽然抬手指向一处被亲兵紧密护卫的高头大马,高声道:“你看那里!

旌旗环绕,亲兵重甲,定是南唐军主将所在!”

他勒住马缰,长枪直指那处,语气果决道:“咱们擒贼先擒王!

集中兵力冲过去,拿下主将,南唐军没了头领,自会不战而乱!”

话音未落,他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