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月8日1(1 / 3)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四章1月8日(一)
这里的特色除了酷热再就是毫无预兆想下就下的多雨,酷热容易给人带来热射病,据说这里每年都有被太阳的宠儿看上由此引病重猝死早升极乐的事生。
伴随雨水降落的还有雷霆,这里的气压极低,雨来的雷声就像过年在头顶燃放的响炮。
每年同样有不信邪的人因遭受雷击伤害。
因此这里政府对于室外作业的人出台晴天每天下午最热的时候有半小时喝茶间歇避暑、阴雨到来及时停止手头作业躲到安全区域避雷避雨的措施,因此,北星人在这里躲在集装箱里避雨的生活同样使人值得顾念。
这天早上阴阴的天气人们的干劲正高,少去酷热的威逼北星公司的这片海外场地正被叮叮当当繁忙的作业景象忙得不开开交。
不到九点竟毫无预兆稀稀拉拉若有若无的落起了雨点,也许看人们竟依然故我照常继续手里的作业,丝毫没有把要下雨的意思放在心上。
雨点开始变得密集了起来,接着炉顶突然响起了一个炸雷。
“哎呀!
吗呀!
我感觉有一股电流从我身边划过过。”
有人叫喊了一声。
先是炉顶吊装作业的人从上面跑了下来,接着所有的人都跟着跑回了集装箱里避雨。
雨没完没了的下了起来。
“要不就死热荒天把人晒得要命,要不就稀里哗啦说下就下。
还是下雨好,想躺着就躺着,咋样看手机都没人管。”
回到集装箱有人安心的躺在用角钢临时搭设的床铺上边拿出手机边心里嘀咕。
大有那种工期紧不紧不是干活工人该操心的架势。
有人扯起了闲篇。
黄茂生是最后一个来到集装箱的,尽管他有五十多岁了,但头依然是黑黑的,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染剂,他说是天然最好的色素,那种使人怀疑的眼神直到几个月过去依然毫无变色的乌才证实他比许多同龄人显得有些特殊。
略显肥胖的身体加上矍铄的精神,没有人否认他比一般年轻人都要健壮的体格。
“黄师傅,说点提着水壶浇脑瓜顶的话题给大家长长见识。”
有人听了竟笑出了声。
人们都知道黄茂生是喜欢读书的,说出的话也总带着几分幽默俏皮,有时还多少夹杂着让人回味不穷的道理。
一有机会人们总想听听他对生活的不同见解,有人故意拿醍醐灌顶曲解的意思跟见多识广的黄茂生来开玩笑。
又有人接着说。
“早晨刚上班没一会儿,躺着睡觉也睡不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黄师傅你就说一段也让大家解解闷。”
自从那天听了黄茂生的说词,人人尽对他多有尊敬,再也不拿老庄稼人的称呼来调侃了。
即使偶有玩笑叫他“老庄稼人”
也是像对敬待自己长辈一样深有几分尊敬的口气。
“不是农村笑话多,而是农村人简直活成了笑话。”
黄茂生一开口就给人们带来了几分猎奇的兴致。
玩手机的关掉手里的手机,扯闲篇的也静了下来。
觉得黄茂生既幽默又富有感染力的说话方式总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跟沉思,这原本是两个完全不搭边的概念,却总在黄茂生的一出一段的说词里生戏剧性的反响。
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纯粹来自乡间厚土的好人。
言谈举止总也离不开那种带着高粱花子乡土气息的根结。
除了他原本就是性情随和招人喜爱,还有很多人跟他儿子也是交好的朋友。
在人人都追求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吃苦受累命运的时候,黄茂生的儿子读完初中就再也不想到学校坐在板凳受那种一公布成绩就让自己脸上无光的羞辱,最主要的再也不想跟那些学习不好还处处惹事生非说不定哪天惹上官司的同学鬼混下去了。
“要想念书就安心好好学习,既然花钱供你读书就得拿出成绩来,你以为钱是那么好挣的,别到时候把钱花光了,你又功不成名不就的跟我一样依靠到处打工来某营生。
我又不像那些干管道的高压焊工,人家干一天比我干两天挣得还多。”
黄茂生没想到自己本是随意拿来举个例子教育教育儿子安心努力去读书,谁知竟被儿子听进心里彻底放下了学业,萌生了要去学高压焊工赚钱的打算。
为此,黄茂生通过傅铭宇把刚下了初中校门的儿子送到了海连湾焊工培训班学习,先是学习普通焊接技术,再接着学习管道焊接技术,没想到几年过去,儿子竟在一次焊接技术竞赛中拿到了冠军。
成了行业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
当儿子实现了黄茂生当初羡慕别人挣钱多的愿望变成事实的时候,倒不觉得儿子当初放弃学业是多么遗憾的事。
有人特意把不知谁放在集装箱里边,仅有的一把椅子搬了过来放在屁股倚着班长考勤的办公桌站着的黄茂生旁边,摆出恭维的架势满脸堆笑调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