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月4日二(3 / 3)

加入书签

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难处都不会抵挡大船航进的动力。

曾经给生活带来的苦难永远留在精神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再看看今天的庄稼人又是个什么样子?一代又一代新的劳力长大了,有点能力的都纷纷逃离了祖辈耕种的庄稼地,跑到城里吃不像吃,住不像住,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

到头来连庄稼地都种不了了,城里又没有家,活得还不如以前,那时最起码还有个安定的家踏实的过光景。

乡下人越来越少了,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却没了人气。

不知庄稼人的娃仔是天生头脑不够灵活,还是从骨子里体质就不够健壮,怎么就活成低人一等的状态。

建着世上高贵的屋宇,自己却住着低矮的窝棚,供给人们丰富的食粮,自己却为年年入不敷出而担忧。

人人都说庄稼人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是谁也不愿意做庄稼人。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好的事情人们总是争着抢着去做的。

“还有那些生为英,死为灵万世不朽的英烈,危难时刻毫不顾及惨痛之形体,形藏于地茂生千年苍翠之松柏。

万代敬仰卓然如日月闪耀之魂灵。

无私的牺牲也没说找谁算算去。

谁又是为了名利而牺牲的,对于牺牲的英烈名利又有什么价值。

为了名利而牺牲就会待价而沽,一定不是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

都说人命大于天,特别是那些为了战争与和平而牺牲,更是无比的崇高,最是永远传扬的,没有那些勇于冲锋,敢于牺牲的勇士,何来国之完整,民之安全。

跟那些崇高比起来普通人的那点奉献又算得了什么?何况那时多少做出奉献的人都入土为安了。

有人缘何心境窄,诟病过往泄私情。

岂不深思再大苦难都能扛,国家初建唯有聚力奋国强。

如果人人都有这样肯于付出担当,伟大的国家想不富强都不可阻挡!

如果没有那些庄稼地里走出的无数英烈,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

“为人祖父者,谁不愿子孙后代秉性忠贞道德能文枝叶昌盛荣光耀达;

为人子孙者,谁不愿祖上仁慈厚爱情善外淑清芳留名福禄恩赐旺族。”

从黄茂生的秉性见解里足见其人一斑。

那个人非但没有被黄茂生的说辞感到折服,反倒义正言辞的说,“又不是你家祖上出过抗敌的元帅,父辈戴着卫国英烈的勋章,动不动就拿使人敬畏的崇高来宣示。”

“这说就不对了,没有尊重就没有扬,没有牺牲就没有兴盛。

清明祭之,时常教之,不忘根本,昌运恒久。”

“干活了,那些不是咱们该讨论的,咱们说啥也起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作用。

唯有把工程干好才是咱们的根本。”

吴爱民说完都跟着默默干了起来。

有人夜不能寐,为那天的闲言碎语思之再三,情不所由,默默言道,

众所奉献,国家兴盛。

日月普照,纷纭同生。

西风如割,草木枯黄。

历雪经霜,松柏苍苍。

不辍耕耘,安然太平。

德不佑人,其才何能?施仁厚爱,共享天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