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8日五(3 / 5)
/p>
衣食富足的安全环境里工作生活,说又能谈得上自己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普通人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到底活成个啥样子,人人有目共睹。
居功自傲,居功至伟,贪财好物,尊贵自居,有什么脸面,有什么资格在人众面前号施令指手画脚。
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难免对人世间愤世嫉俗的事情多有感慨,似乎不这样连做人的秉性都泯灭了。
以前傅铭宇曾经想到,是不是在经营过程中过度浪费给企业展带来了严重不良的后果。
显然这样的想法在事实中得不到支持,浪费的确是任何角落随时存在的弊端,不过,有时候即使想浪费,连浪费的资源都没有。
这里的工程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一切工程成本按着以往惯例预算都做到了少有结余,实际工作中连工程用纸都不得不精打细算,为了节约纸张不得不在使用过图纸的背面进行再一次打印;干活的时候,工人们不断的出汗,被汗水浸透纯棉布料的工作服,洗过几水就糟烂了,防止有人多领工作服积攒起来带回去给家人干活穿用,限制每人两个月才可以拿着穿得破烂的旧工作服换一套新的,每人四个月才可以领一双带钢板的防砸工作鞋;焊接材料和其他耗材也都做到了尽可能节约,有时听到工人似乎有意无意当着他的面抱怨从没见过这样吝惜的。
作为工程的项目经理,没办法只能装作听不见,即使这样工程花销还是出现了极大亏空。
表面上这里把名声哄嚷得有多么达,事实,大多原材料都依靠进口,特别是像冶金,造纸之类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根本就没有。
任何在国内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加上高额的利润和关税这里都变得极其昂贵。
没办法,逼迫北星公司所有的花销和用度只好变得节约再节约,节约意识并不是思想意识的提升,实在是没有办法。
办公室洗衣机一般大小的家什,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着,里面洗的不是衣服,是纸张。
只要不缺少耗材,保证完成任务。
它的任务不是把吃进去的纸张洗干净,而是把一张张的白纸印成图纸。
一个构件或者一项完整的设备甲方只有两套蓝色的图纸,一套留作备份,只给施工单位一套蓝图,一座电厂所有的图纸累加起来要把一辆卡车塞到载,为了赶工期往往一个项目要由好几伙人来完成,每一伙人都需要一份图纸。
每个技术人员的电脑都跟这个管家无线连接,轻轻动动鼠标电脑里的样图就变成了图纸。
“我需要一份图纸。”
一个工人刚刚出去,另一个工人又走了进来。
“我也需要一份图纸。”
工程离不开图纸,跟工程看似无关的纸张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打印机油墨短缺了,纸张不够了,同样的话题总是时不时的重复着。
有时候工人都下班了,他还在细细的查看着每一个作业面,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
任何疏忽、瑕疵和漏洞都是他工作的重点,都有可能给环环相扣的机组运行带来麻烦。
世界每天不知生多少重大事故是在疏忽、漏洞下酿成的恶果。
有时候工人还没有上班,他就早早来到了工程场地。
有人说他精明能干,只有他自己知道压在肩上责任的分量。
雇佣一个本地司机,花销甚至过一个本国来的技工的费用。
正因为他们是本地人,自诩法律对他们有着特殊的保护和优待。
为了出工时一分钟的加班费用,愿意花上一个小时去没完没了的争执,争执的结果非得要出比平时多出数倍的酬劳。
车开到半路总不能因为已经到下班时间而停在半路,有时实在使人忍无可忍。
好像来自大国的企业,到处都充满着油水。
没有办法,凭着多年驾车的经验和技术,傅铭宇很快领到了那里的驾照,如果说驾车也算是一门学问,傅铭宇融会贯通的接受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个优等生。
尽管操作方向跟中国相反,任何地方公路桥梁隧道都一样的。
更别说这里的国土面积跟海连湾比起来还显得太小,一个月不知把这里道路跑上几个来回。
正因为这里面积狭小,又得不得不成全其热闹和繁华,修路,住房之类必不可少的设施不能因为土地稀缺而缩小占地面积,人们甚至以赞赏的口气宣扬这里绿化简直做到了极致,楼顶,阳台,路肩种满绿植。
不能不说这种创意的高妙。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时候这里可是植物茂生的世界。
人类夺占了植物的领地,如果把所有植物全部砍光,没有一点绿植相伴那将是怎样荒凉的世界,更别说这里常年摆脱不掉酷热,热带植物远远比人类更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相同的世界,相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区,状如圆球一样巨大的球体生生不息孕育着一个特殊的巨大群体——人类。
在这个共同的家园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