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孔家人远走新疆(1 / 3)

加入书签

韩梅枝情绪十分激动,又愤又悲,一边抽泣,一边将昨日捉奸在床的详细经过原原本本地道来。

孔留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羞愧至极,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听着妻子的哭诉,只感觉胸口憋闷,呼吸愈急促,原本挺直的腰板也不自觉地佝偻下来。

面对土改工作队的高压态势,面对侯宽的咄咄逼人,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无计可施。

思来想去,最后只能无奈地说:“我这就去找汉山大哥商量商量,看他能不能帮我们家想个解决办法,渡过这一难关。”

孔留根来到刘庄刘家,刘汉山正忙得前脚跟不上后尾巴。

那个叫刘敏的大女儿,舌根上起了一个黄豆大小的一个白泡,浑身高烧不退,人昏迷不醒。

家里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病,请了几个中医大夫号脉熬药,不见效果。

人脸白如纸,毫无血色。

孔留根悄无声息站在一边,呆呆地站着。

直到过了两顿饭工夫,两个中医先后离开刘家,刘麦囤抱着已经没有气息的刘敏走出家门。

孔留根鼻子一酸,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汉山哥,你救救我吧,侯宽快把我们一家逼死了。”

听了孔留根的叙述,看着眼前这个如瘟鸡一般的男人,刘汉山内心满是痛苦。

倘若他还在孔家,只需往那儿一站,侯宽便不敢如此肆意妄为。

若不是他肆意胡闹、盲目折腾,孔家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只要刘汉山在孔家坐镇,侯宽绝不敢如此嚣张跋扈。

至少,他即便做坏事、欺负人,也得有所顾忌,不会在刘汉山面前这般明目张胆。

如今,刘汉山无法与侯宽公然撕破脸皮、针锋相对。

毕竟人家如今占据着政治高地,代表着政府,代表着正义。

与他对着干,既在公理上站不住脚,又会在道义上吃大亏。

“在兰封县,你们已经没脸活下去了,赶快找个生地方,别人都不认识你们,在哪里开始新生活,让过去的一切随风而逝。”

刘汉山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决绝。

他此刻也找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孔留根的肩膀颤抖着,仿佛承载了世间所有的不公,他咬紧嘴唇,忍住即将溢出的泪水,一个坚定的点头,表明了他内心的决定:“他们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

孔家人的逃走,绝非容易的事儿。

他们是政府的重点监视对象,工作队侯宽的办公居住。

侯宽之所以住在这里,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控制孔家人的行动。

这样的条件下,一家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想要悄然离开,无异于虎口拔牙。

刘汉山的目光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他想起了老君营吴家和解庄解家人逃走的先例,那些成功逃出的户家,都是以探亲访友为借口,巧妙地避开了官方的视线,成功地在别处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可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他们既要保证安全的送走他们,又要寻找可靠的亲戚朋友作为避风港,能够收留他们。

同时还要确保行踪的隐秘,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这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刘汉山用一句话总结出来:“他们即将面临的,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灵的重生。”

孔留根不想走,他不愿舍弃熟悉的土地,离开深爱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可是,看到徐大风几乎疯癫一样的样子,知道不走不行了,这是一场对命运的抗争,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自身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孔留根第一次自己做了艰难的决定,充满了坚定和决绝:“必须要走,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刘汉山让刘百城盯着侯宽,看他外出就过来找自己。

在侯宽外出喝酒的一个夜里,刘汉山和邵大个出手,把站岗的两个民兵弄在屋里捆绑好,而后套上马车,把孔家四口人送到兰封县火车站。

刘汉山嘱咐他们先到西安找一个表亲,再安排孔家人去西北寻找落脚的地方。

刘汉山没有想到,孔留根是个门里猴、窝里横的家伙,出门成了傻子。

徐大风历经捉奸风波,她的精神魂魄已经崩溃,原来的精气神游离于体外,她现在只是个空壳的肉身,啥事儿不敢说话,不敢做主,任凭孔留根做主。

一家四口从西安出来后杳无音讯,一别天涯路远,刘汉山至死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孔家人。

那是一个深冬的雪夜,天空中密密麻麻地飘落着宛如小米般细小的雪粒,它们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大地被这无声无息的白色覆盖,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在这样的夜晚,一家四口人,他们裹紧身上的破旧棉衣,手中紧紧抱着装满家当的铺盖箱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