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溢价破局(1 / 2)
深圳的夏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达到顶峰。雨水敲打着鸿霓新厂房的玻璃幕墙,汇成一道道急促的水流,模糊了窗外繁忙的街景。室内,冷气充足,与窗外的闷热形成两个世界。
苏晚秋站在样品室中央,指尖抚过一件刚完工的“木棉系列”新款衬衫。棉麻混纺的面料触感柔软,领口处别致的木棉造型盘扣是她和母亲李桂芝新设计的,既呼应系列主题,又增添了手工的温度。
“晚秋姐,”小林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上海一百那边反馈回来了!他们非常喜欢我们提供的独家定制方案,首批带商场logo绣样的试订单已经确认了,虽然量不大,但单价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苏晚秋接过文件,仔细浏览着订单细节。上海一百最终接受了鸿霓“价值优于价格”的理念,同意为独家定制服务支付溢价。这不仅是订单的胜利,更是品牌定位的一次成功坚守。
“告诉生产部,这批订单务必做到零瑕疵。”苏晚秋将文件递还给小林,“每一个绣样都要周师傅亲自把关,这是我们在高端商场树立标杆的机会。”
“明白!”小林用力点头,随即又压低声音,“还有件事,晚秋姐……‘霓裳’这个周末要在东门百货搞促销活动,买一送一,场面搞得很大。”
苏晚秋眉头微蹙。买一送一,这意味着价格几乎腰斩,完全是不计成本的打法。“霓裳”背后的资金实力和决心,比她预想的还要雄厚。
“知道了。”她语气平静,“让雅婷姐来我办公室一趟。”
郑雅婷很快赶来,金丝眼镜上还沾着些许雨雾。“情况我听说了,”她推了推眼镜,神色冷静,“‘霓裳’这是想用短期亏本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占有率,打击我们的渠道信心。”
这种烧钱模式不可能持久,除非有源源不断的输血。”
苏晚秋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街道。雨幕中,城市的轮廓显得有些模糊,如同“霓裳”背后那只若隐若现的黑手。
“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她转身,目光坚定,“他们打他们的价格战,我们练我们的内功。雅婷,你准备一下,下周我们召开经销商大会,正式推出‘鸿霓工匠’认证计划。”
“工匠认证?”郑雅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对。”苏晚秋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勾勒起来,“我们要把鸿霓的核心优势标准化、可视化。每一件出自鸿霓的衣服,都要有专属的工艺标签,注明主要工艺手法、负责的工匠小组甚至部分核心工匠的签名。让消费者不仅买到产品,更买到产品背后的故事和匠心。”
郑雅婷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主意好!工业化生产最缺的就是人情味和独特性。如果我们能把每件衣服都打造成有‘身份证’的艺术品,那就真正建立了无法复制的壁垒!”
“不仅如此,”苏晚秋补充道,“认证计划还包括对经销商的培训支持。我们要让他们成为鸿霓工艺的传播者,而不只是卖货的渠道。”
两人迅速敲定了细节。郑雅婷负责制定认证标准和培训材料,苏晚秋则亲自联系周玉芳等老师傅,邀请他们作为“鸿霓工匠”的代表人物。
雨持续下到傍晚。苏晚秋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去刺绣车间看看周师傅那边的情况。经过裁剪车间时,她听到两个女工在休息间隙的对话。
“你听说了吗?‘霓裳’那边工资又涨了,还承诺包住宿呢。”一个年轻女工小声说。
“涨工资有什么用?”年长些的女工不以为然,“我表妹上个月跳过去了,说那边天天赶工,针脚差一点也不行,返工不计件,算下来还没在鸿霓挣得多。而且机器老旧,经常伤到手。”
“真的啊?我还想着……”
“傻丫头!鸿霓虽然要求严,但苏厂长从不亏待咱们。你看王姐、赵姐,哪个不是从缝纫工做起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