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缝纫(2 / 2)

加入书签

做好后再用顏料改色。

原著中並没有提到道袍是什么款式,但大概率是法衣的样式,

道教服饰是很讲究的,自古以来,虽然有所变化,但整体上还是依循了华夏民族传统服饰的体系。

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的说法,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

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煬帝东巡便为猎,尽为胡服。

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日有黄冠之称。

也就是说,道教服饰反而是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服饰样式。

也正是因此,道教对道士的服饰穿著,要求是很严格的。

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中就有四十六条关於法服的规戒。

文中明確规定,从初入道门,到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每个品第的道土,穿著也都有所不同。

区別点就在於幣、冠、褐、裙、的款式和顏色。

道袍法服的整体形制,都是上著褐,下著裙,外罩,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

但要是细分,法衣和道袍又有所不同。

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礼服。

比如全真派中的霞衣、净衣、信衣、鹤擎等。

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懺衣之类。

其中鹤擎、混元衣等法衣,基本上都是直领对襟的。

而道袍则是平日穿的常服,比如大小褂衣,大衫等等。

这些都是交领斜襟的。

李火旺那种隨便披在身上就走的道袍,明显说的是法衣。

法衣是很好做的,一块大布,做成直领大襟,两侧开的款式,再接上暗摆,以系带繫结。

所谓暗摆,就是从衣身两侧开叉处分別接出的布,打两道死褶,纳入后襟至中脊处,做起来很简单。

他把布料裁剪好后,用缝纫机缝了两道,就接好了。

隨后,他在领口再缝一层白色的护领,袖口缝上一圈护袖,法衣就算是做完了。

他做衣服的过程中,直播间观眾一直在看著,不时发著弹幕猜测。

“这是做裙子”

“应该是道袍吧难道是要扮演老天师”

“青色的布料,该不会是浪客剑心吧”

將法衣做好,李启文没有急著试穿,而是把道袍叠了起来,层层叠叠的叠成了一整块,用绳子扎成了布条,然后拿来了顏料,把顏料滴在了缝隙中。

看到他的操作,有懂行的观眾顿时猜到了他在做什么。

“主播还会扎染”

滴著顏料,李启文看了眼手机,刚好看到了这条评论。

微微一笑,他点了点头:“没错,就是扎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