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番外(4 / 5)

加入书签

不多时,一名少年被带至堂前,正是春生。

    春生神色镇定,上前拱手:“学生见过大人。”

    王书吏打量他一眼,问道:“你可曾在府城听闻过什么不利于赵典史的言论?”

    春生点头:“听闻过。”

    王书吏眼神一凝:“从何听来?”

    春生答道:“在府城时,学生曾听几位商贩议论,说赵大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私吞赈灾银两,还与盐商勾结,贩卖私盐。”

    王书吏脸色微变:“你将这些话带回私塾,与人议论过吗?”

    春生摇头:“未曾。学生只是路过听闻,并未深究。”

    王书吏转向小婉:“白先生,此事你可知情?”

    小婉淡然道:“学生所言,我并未听闻。若真有人议论赵大人,那也是民间流言,并非私塾所授。”

    王书吏冷笑道:“可赵大人临终前,却说此事与私塾有关。”

    小婉神色不变:“赵大人临终前,神志未必清醒。若他真有遗言,那也应由县令大人亲自查证,而非由周大人单方面采信。”

    王书吏一时语塞。

    小婉又道:“更何况,赵大人若真认为此事与私塾有关,为何不早些查证?如今他已辞世,却由周大人来追查,未免有些蹊跷。”

    王书吏面色微沉,却无法反驳。

    片刻后,他起身拱手:“今日多有打扰,告辞。”

    待差役离去,春生看向小婉:“老师,他们果然来试探了。”

    小婉点头:“不错。他们想从你身上打开缺口,若你稍有动摇,便会成为他们手中的证据。”

    春生郑重道:“学生明白。学生已按老师吩咐,将听闻之事如实道出,未添一字,也未删一字。”

    小婉满意地点头:“很好。记住,无论他们如何问话,你只需如实回答。他们若想栽赃,便让他们自己去编造。”

    春生应声而去,阿兰则上前低声问道:“老师,周典史此举,是否意味着他已无计可施?”

    小婉微微一笑:“恰恰相反。他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若我们稍有慌乱,他便会趁势而上。”

    阿兰皱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小婉道:“继续按兵不动。他若真想动手,便让他动手。只要我们稳住阵脚,他便无法得逞。”

    阿兰点头:“是。”

    数日后,县衙果然再次派人前来,这次,却是要彻查私塾讲义。

    小婉早已做好准备,讲义早已整理妥当,每一篇皆有注解,解释其义,并附上历代名儒的评语,以证其正统。

    差役翻阅讲义,挑不出任何破绽,只能悻悻而归。

    周典史见状,脸色阴沉,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而是一个心思缜密、手段老练的对手。

    他开始频繁与县令密谈,甚至几次秘密派人前往府城,似乎在谋划什么。

    小婉察觉到这一点,心中已有预感。

    果然,几日后,一封密信送至她手中。

    信中写道:“周典史已秘密向府城上呈密折,指控私塾中藏有‘异端’之书,煽动民乱,并称白婉私藏禁书,意图谋反。”

    小婉看完信,神色不变,只是将信收起,随即命人准备行装,亲自前往府城。

    阿兰急道:“老师,此行危险,不如让我代劳。”

    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