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离霜境初涉荒漠(2 / 3)
光。”
“黑蝎子”?刘臻心中一动,听起来像是一股沙漠盗匪的名号。看来这片地域确实不太平。
队伍并未停留,吵嚷着继续向前行进,很快消失在暮色渐沉的荒漠中,只留下杂乱的蹄印和车辙。
刘臻并未立刻放松警惕,又静静等待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确认再无其他动静,才重新点燃一小堆火。看来只是一支普通的、谨慎的商队。但他们提到的“黑蝎子”和“三叉口”,倒是值得留意。地图上并未标注“三叉口”这个地名,或许是个当地人的俗称。
经此一扰,他睡意全无。索性收拾好行装,借着尚未完全消失的天光,决定连夜赶路,尽早进入荒漠,也避开可能尾随商队而来的麻烦。
踏入真正的荒漠,感受立刻截然不同。脚下是松软而灼热的沙地,白天太阳炙烤留下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踩上去有些烫脚。夜风卷起细沙,打在脸上身上,干涩生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和枯草混合的特殊气味。举目四望,除了连绵的沙丘和偶尔突兀矗立的黑色风蚀岩柱,再无他物,一种空旷死寂的压迫感油然而生。
他按照星辰和地图的指引,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烙印之力在体内缓缓流转,帮助他调节体温,抵御夜寒和脱水。但荒漠对体力和水分的消耗,远非北地可比。他必须更加精打细算地使用随身携带的清水。
一夜无话。次日午后,烈日当空,沙地变得滚烫,空气扭曲,热浪灼人。刘臻找到一处巨大的风蚀岩阴影下暂作休息,饮水歇脚。就在他闭目养神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隐约的呼喝厮杀声。
声音来自西北方向,正是昨夜那支商队离开的方向。
刘臻立刻起身,攀上岩柱顶端,极目远眺。只见数里外的一片沙谷中,尘土飞扬,隐约可见人影翻飞,刀光闪烁!正是那支商队遭遇了袭击!袭击者骑乘着快马,人数似乎比商队护卫多,攻势凶猛。
是“黑蝎子”吗?刘臻眉头紧锁。他并非好管闲事之人,但在这茫茫荒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蕴含着信息。而且,若真是盗匪,其巢穴或活动规律,或许也能侧面反映出荒漠中的势力分布和某些隐秘路径。
略一沉吟,他决定靠近观察。他身形如狸猫般滑下岩柱,借助沙丘和岩石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厮杀地点潜行而去。
距离拉近,场面愈发清晰。商队护卫们围成一个小圈,护住驼车,正与超过二十名凶悍的马贼浴血奋战。马贼们骑术精湛,配合默契,使用的弯刀刁钻狠辣,显然不是乌合之众。商队护卫虽然顽强,但寡不敌众,已有数人倒在血泊中,防线岌岌可危。
那名商队首领挥舞着一柄长剑,左支右绌,身上已挂彩。而那个一直坐在车辕上、裹得严实的人,此刻也站了起来,手中竟握着一把轻巧的弩箭,箭法精准,不时放倒靠近的马贼,看来并非寻常旅人。
刘臻伏在一座沙丘后,冷静地观察着。他在权衡是否要出手。救下商队,或能获得一些荒漠的情报和向导,但也意味着暴露行踪,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麻烦。袖手旁观,则可能错过线索。
就在这时,战局突变!一名格外彪悍、脸上带着刀疤的马贼头目,似乎发现了车弩手的威胁,猛地策马冲开两名护卫的拦截,手中沉重的狼牙棒带着恶风,直取车弩手头颅!这一击若是砸实,必死无疑。
商队首领惊呼一声,想要救援已来不及。
电光石火间,刘臻眼神一凛。他无法坐视一个敢于反抗盗匪的人惨死眼前。几乎是本能反应,他指尖扣住的一粒小石子已然激射而出。
咻!
石子破空,精准无比地打在刀疤马贼座下马匹的前腿上。
希津津!马匹吃痛,人立而起,刀疤马贼势在必得的一击顿时落空,整个人险些被掀下马背。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双方都是一愣。
趁此间隙,刘臻不再隐藏,身形如电,从沙丘后疾冲而出,“山魄刃”已然出鞘,青黑色刀芒划破灼热的空气,直袭马贼阵型的侧翼。
他的加入,如同猛虎入羊群!刀法凌厉狠辣,速度奇快,瞬间便放倒了三名措手不及的马贼!商队护卫压力骤减,士气大振。
那刀疤马贼稳住马匹,惊怒交加地看向刘臻,厉声喝道:“哪里来的小子,敢管‘黑蝎子’的闲事!找死!”
刘臻根本不答,刀势如潮,将他死死缠住。擒贼先擒王。
刀疤马贼武功不弱,力大棒沉,但在刘臻精妙的刀法和烙印之力加持下,很快便落入下风,身上添了几道伤口。他见势不妙,虚晃一棒,拨马便想逃,同时吹响了一声尖锐的呼哨。
其余马贼闻讯,纷纷摆脱对手,如同潮水般向沙谷深处退去,动作迅捷无比,显然是惯于沙漠作战。
商队护卫伤亡不轻,也不敢深追,只是警惕地守住阵地。
刘臻没有追击,他收刀而立,目光扫过狼藉的战场和惊魂未定的商队众人。他的出手,更多是为了制止杀戮和获取信息,而非赶尽杀绝。
商队首领捂着伤口,快步上前,对着刘臻深深一揖,感激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