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又见橄榄绿(4 / 4)
>
……
说了许多,笑了许久,可散的时候,几个人说着说着,又一齐哭了。泪就那么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
回到宿舍,严冬灵来通知月底系里办迎新晚会,她鼓励大家积极报节目。魏博雅钢琴十级,报个钢琴独奏是手拿把掐。我一时嘴快,说我会拉二胡,说完立马就后悔了。在这人才济济的大学里,我自学的那两下三脚猫功夫实在不够看,上台就等着丢人现眼。于是,我赶紧找补,说没带二胡到学校来,拉不了。我随口一说,严冬灵却听了进去,她说拉二胡很好,目前还没人报一样的节目。没有乐器可以找大二的文艺部长于新之,他能帮忙去借。
在我还在纠结是破釜沉舟准备迎新节目,还是另找退路时,严冬灵说了另外两件事:有需要和符合条件的同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和新生奖学金。
园林专业一年学费4680元,平安、孙兮她们林学、茶学学费2800和1700元,是我们学费的一半左右。入学后,从学长学姐那得知,不仅学费最贵,这还是个烧钱的专业,需要买各种工具、材料消耗也不少。这些肯定不在爸爸做的“上大学预算”范围内。我们住的学校最新、条件最好的宿舍,住宿费也是最贵的,1200元\/年。学长们住的条件最差的红砖房,住宿费只我们的一半。学长羡慕我们住宿条件好,我却羡慕他们房费便宜。这世上的事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爸妈下岗前一个月工资六七百,现在连这收入也没了,只能吃老本。虽说爸妈一再告诉我他们为我攒了学费,可学费外的开支也并不少。我得想办法挣钱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家不是农村的,不一定符合助学贷款申请条件,且贷款有利息、贷款交学费会打击爸爸有能力供我上大学的自尊。这不是个好选择。奖学金看来倒是条不错的赚钱途径。
向严冬灵详细咨询后,我才知道自己不符合新生奖学金申报条件。看来我还是不够优秀,这让我有些失落。为赚钱大业刚刚举起的大旗眼看要偃旗息鼓,严冬灵的一句话又让我活了过来,重振信心。她说:“除了新生奖学金,学校还有很多别的奖学金,奖金从一千多到几百不等,每年都有。好好学习,多做学生工作,总有机会能评上的。”
入学这些天,我的心情总是这么起起伏伏,在以为错过了一些什么的时候又会有新机会,让人应接不暇。
.
2001年9月21日……星期五……晴转雨
.
和教官又和好了。
在训练间隙,肖森仿佛想要补偿什么似的,给我们唱了很多歌。他说为了给我们唱歌,他准备了好几天,为学歌还专门去买了磁带。女生们听到这儿,心一下子都软了,对前两天统一战线不理他的行为心生愧疚。之前信誓旦旦要“报复”,要与他搞对抗的孙兮第一个“投降”,说错怪了他。
中午,副排组织大家集资去给教官买送行礼物和留言本。每人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对肖森的祝福。副排和平安作为代表,在校迎新晚会开场前,把礼物和留言本送给了肖森。
晚上,校迎新晚会在主楼前的大广场举行。舞台分两层,主舞台搭在广场上,桁架层层叠叠好几重,上面整齐地挂满了各种专业灯具。主舞台左右两侧八字朝外,立着两面钢架格网的灯墙。经过种植校训绿篱的台阶往上,在学院路平台搭建有次舞台。继续拾级而上,依山而建的主楼是舞台天然的背景,也是视线的尽头。它隐身于山顶,穿越百年,默默注视着山脚这群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在一片墨绿葱茏的掩映下,半山腰对称而建的动科楼和资环楼如两尊大神,左右守护。学院路上金色的法桐像一条璀璨的腰带,分隔出静谧与喧闹,过去与未来。
教官带我们列队入场,在图书馆和教学楼的围合下,观看演出。音乐、灯效一起,光影交织绚烂,灯墙如繁星璀璨,重低音震颤裹挟着每个人融入氛围,扰动心跳。我当下仿佛置身梦幻,甚至更好。晚会说是迎新,其中也有与部队指挥学院师生联谊的成分,感谢他们军训期间为我们辛勤的付出。那排场、主持人气质和能力,以及节目的专业水准比县政府组织的活动高了不知多少个档,甚至还请了知名明星出场。从这场“普通”的迎新晚会中,我感受到青春活力,感受到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也感受到一个小县城与一个大学在财力、审美和专业度各方面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我意识到这里与那里不一样。
晚会结束时天空飘起小雨。教官整队送我们回宿舍,走着走着,队伍被其他散会躲雨的人流冲散了。肖森开始跟走在他身边的人闲聊。他说我们是他带的第一个军训排,他不怎么会带队伍,更不知道该怎么跟女生相处,我们可怜地成了他的“试验品”。说着说着,他红了眼眶。即使在昏黄的路灯下,我也能看清他那被真诚染红的眼睛。此前,我有几次也看见过他躲着偷偷抹眼泪。他是个重感情的好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