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学军训(3 / 3)

加入书签

子空着,几乎坐满了看书自习的人。军训期间,晚自习时间是空着没排课的,也就是说没有老师盯班。军训结束了,这是最后一个空着的晚自习,大部分人竟然都没选择休息放松,而是选择坐在教室里自习。前几天晚上,但凡我晚点走,也能看到差不多上座率的晚自习。

面对周围这一群时刻上紧发条准备冲刺的沉默的学习机器们,我不知道自己是会脱颖而出还是会败下阵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营造出的压抑和疏离的氛围会时刻提醒我少干与学习无关的事。

.

---------------------------------------------------------------------------------------------------

.

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冲刺高考的比赛就已经开始了。定期不定期的分数排名、座次排序、各种机会名额的选择标准,大环境通过一切告诉你:人就如同货架上明码标价的商品,赤裸裸地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同学之间也相互较着劲,,明里暗里对各个人各科的分数进行着比较。重点在于当时的我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十几年来接受到的教育就是“鲤鱼跃龙门”、“学而优则仕”、“学习改变命运”的那一套。我们是被驱赶的“鱼群”,赶着向“龙门”的方向而去,没有异议,也许是因为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或没有机会选择。

我们上中学那时就提出要搞素质教育,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学校里,分数作为唯一衡量学生的标准并没有太大改善。对普遍的大多数人而言,素质教育只体现在除了考试分数以外,需要报更多的“兴趣培训班”,而兴趣、特长也只是让成绩好的学生更锦上添花而已。几十年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身边来来去去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我看到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很多条出路,每条路有着各自的利弊,在不同的方面有着各自的艰难与付出。只是在贫困的农村或小县城里、手上没有什么资源和人脉的人来说,学习是相对确定、稳妥且好走点的一条路。即使我再怎么极力反对唯分数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学习是学生的唯一使命”的大背景下,一切都不能阻挡学习的大道,学生工作不能、兴趣爱好不能,当然军训也不能。它注定是个走过场的装饰,时间不会长。可短短五六天与军人的接触,就让当年的我对军旅生涯产生无限向往,觉得当兵的都是自带光环的人,那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做派,怎一个“飒”字了得。在休憩的间隙,他们言谈举止中痞痞坏坏的特质又极具魅力,有意无意散发出荷尔蒙的吸引。只能说年轻有权利单纯,有权利憧憬一切。不久的后来,我的军校梦被“近视”和其他不可名状的因素摧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