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种子与执念实验室交锋(2 / 2)

加入书签

身旁是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国青年,两人勾肩搭背,笑容灿烂。

&0t;这位是?&0t;方稷故意问道。

吴鸿光的手指轻轻抚过相框:&0t;王慕云,我最好的同学死在1967年的冬天。

&0t;他转向王昆鹏,语气突然柔和,&0t;说起来,你们长得还真有点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

&0t;

王昆鹏的喉结动了动:&0t;真的吗?&0t;

&0t;喏,你现在皱眉的样子也有点像他。

&0t;吴鸿光取出雪茄剪,&0t;他是个真正的天才,二十二岁就现了小麦抗寒基因的连锁标记。

&0t;

雪茄剪&0t;咔嗒&0t;一声,像是某种无言的叹息。

露台上,吴鸿光给方稷倒了杯威士忌:&0t;知道吗?当年慕云要是跟我一起走,现在国际种子学的格局会完全不同。

&0t;

方稷晃着酒杯:&0t;您很怀念他。

&0t;

&0t;他是我见过最纯粹的人,眼里只有科学。

&0t;吴鸿光望着远处的海平线,&0t;可惜太固执,非要回国&0t;

玻璃门内,王昆鹏正趴在望远镜前,侧脸在夕阳下镀着金边。

吴鸿光的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下来:&0t;那孩子有慕云的灵气,但更鲜活。

&0t;

&0t;小明确实是个好苗子。

&0t;方稷顺着他的话说,&0t;就是太单纯,容易被人骗。

&0t;

&0t;所以需要更好的导师。

&0t;吴鸿光突然转身,&0t;方研究员,我不拐弯抹角了——让王小明跟我三年,我给你们实验室捐赠全套德国设备。

&0t;

方稷假装沉思:&0t;这要看他自己的意愿&0t;

&0t;当然。

&0t;吴鸿光微笑,&0t;我会让他心甘情愿留下的。

&0t;

回程的车上,王昆鹏反常地沉默。

方稷瞥了眼司机,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道:&0t;认出你了?&0t;

王昆鹏摇头,写下:&0t;照片是意外,但他确实对我有特殊好感。

&0t;

翻页时,方稷注意到年轻人的面容——和毕业照里王慕云的面容几乎一致,这简直是很难不被注意到。

&0t;老师。

&0t;王昆鹏突然出声,&0t;吴先生的实验室真的好厉害啊。

&0t;

他眨着眼睛,语气憧憬,但方稷分明看到他指甲掐进了掌心。

文华酒店套房里,王昆鹏用特制设备扫描着吴鸿光送的怀表。

突然,内盖上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0t;致慕云:愿科学无国界。

——hg1965&0t;

窗外,一架飞机掠过维多利亚港上空。

王昆鹏轻轻合上怀表,镜片上倒映着漫天晚霞。

&0t;方老师。

&0t;他声音很轻,&0t;明天我能单独见吴先生吗?&0t;

方稷望向这个突然显得陌生的年轻人,缓缓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