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镀金身(1 / 3)

加入书签

    此时已经接近3月份,关于文学保送的热度逐渐降低。

    但是这篇名为《关于作者顾远先生捐赠版税收益的说明》的简短公告,再度引发热议。

    “回馈那些赋予本书灵魂的人们,看看人家这话说得多好。”

    “我去,一个高中生格局这么大吗?”

    “严格来说,已经算是准大学生了。”

    “看看附件,说是1月中旬顾远就已经和出版社说明了,委托他们代管此事,怎么现在才说出来?”

    “很简单,上市之前公布,肯定会有人称顾远是在用慈善为书籍营销。”

    “确实,现在来看,顾远的举动就显得纯粹而自然……”

    顾远平静地放下手机。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公告中所说的。

    从他们的故事里汲取了力量与灵感,自然要对他们进行反馈。

    至于为什么不在书籍上市前宣布?

    自然是避免动机不纯的指控,毕竟顾远的目的是在履行责任,而非彰显道德。

    而顾远最终决定公布此事而不是默默捐赠,也是为了避免无端的争议。

    毕竟顾远属于从他们故事中获利,如果对他们真实的苦难无动于衷,很容易被认为是消费悲剧的掠夺者。

    所以顾远可以预见这方面的争议,为什么还要藏着掖着?

    难道是等被嘲讽了再公布来打广大网友的脸?

    顾远还没有这种受虐倾向和低级趣味。

    而与此同时,国家文典出版社已经对《追风筝的人》完成三审三校以及插图制作等准备工作。

    正式投入印刷工作。

    并且同步启动了专业文学翻译,译者甚至是精通目标语言的大文学家,而非普通译者。

    3月4日,《追风筝的人》正式版全国上市,首日销量突破30万。

    3月6日,一篇来自人某日报的新闻报道刊发在社交媒体上。

    【青春执笔连接世界,稿酬捐赠践行担当——青年作家顾远新作《追风筝的人》正式上市引关注】

    “日前,青年作家顾远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全国正式上市。”

    “这部由国家文典出版社精心编印、配有专业插画师创作系列插图的最新版本,首日即创下30万册的销售佳绩,在文学界与读者群体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新书上市前,顾远已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宣布,将把本书20%的版税收益捐赠给联合国难民署,专项用于阿国儿童的教育援助项目。”

    “这一决定,让这部本就因深刻主题与成熟文笔备受赞誉的作品,更添一层温暖的光辉。”

    “《追风筝的人》以阿国战乱为背景,围绕罪责与救赎展开叙事。尤为难得的是,这部展现深厚人文关怀的作品出自一位刚满十八岁的青年之手。”

    “据悉,为真实呈现故事内核,顾远曾利用学业间隙亲赴中东地区实地调研,在难民营中倾听记录,将所见所感化为笔下血肉。”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唯有真诚与谦卑。’顾远在本书序言中这样写道。而他的恩师、文坛泰斗唐砚章先生这样评价道:‘这部作品展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