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保送(1 / 3)

加入书签

    顾远看着这篇文章,内心颇为复杂。

    “等着吧,小罗,我肯定会回馈你的。”

    “你把我写序言里,我把你写书里。”

    ……

    国家文典出版社为了确保所有选手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封面统一,首印量也是统一的五万册。

    不过随着书籍正式上市,很快就有一部分书籍迎来加印。

    顾远的《追风筝的人》自然是首当其冲。

    上市当天库存就一抢而空,当天就进行第一次加印二十万册。

    三天后的再次加印,直接来到了五十万册。

    等到首周结束,《追风筝的人》销量已经突破了六十万。

    要知道,这可是一本“三无”图书啊。

    无精修,无校对,无插图。

    这也代表着顾远的阶梯版税已经来到了最高档,17%。

    而与之相比的则是,尚且有选手的书籍销量未突破五万册。

    “所以,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追风筝的人》到底属于什么文学?”

    “说通俗不太像通俗,说纯文学又感觉没有纯文学那种一看就困的感觉。”

    “四个字,雅俗共赏。它是通俗外壳下的纯文学作品。”

    “它拥有通俗文学的骨。”

    “这本书有一个关于友谊、背叛、愧疚与救赎的强有力故事内核,情节推进迅速,情感张力饱满,阅读体验流畅,能让任何普通读者手不释卷地读完。”

    “但同时,它更拥有纯文学的魂。”

    “它的叙事视角冷静且平视,它对战争创伤、文化断裂、人性尊严的探讨,达到了严肃文学的深度。”

    “楼上老哥说得对,说白了,这部作品,既不曲高和寡,也不一味迎合市场,顾远真是天生为写作而生的啊。”

    ……

    大众评审的时间只有半个月。

    这也代表着,2月中旬的时候,保送结果才会公布。

    但此时即使时间还没到,也已经有不少选手通过外界的评价,自知保送无望。

    于是早早地返校复习,备战高考。

    毕竟只要过二本线,同样可以上顶尖大学,没必要自怨自艾。

    程思远趴在床上,双眼放空,手机屏幕亮着放在一旁。

    “过于追求完美吗……”

    他回想着大众评审对着自己以及作品的评价。

    “程思远拥有远超其年龄的文学自觉和惊人的控制力。”

    “《无尽夏》如同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结构工整,意象绵密,每一个句子都经过精心打磨。”

    “但成也控制,败也控制,这部作品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显得紧绷和匠气。”

    ……

    “顾远,你怎么看程思远的作品?”

    顾远将手机放在一旁,屏幕里是罗辑和林清清的脸。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