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危机(3 / 3)
大同虽然有五万五千兵力,但是分散的太开。
从后套到前套,从前套到大宁,又有前套到小黄河一带,大同在关外跑马圈地,看起来掌握了巨大无比的地盘,实际上产出还不如一个扬州府。
但是维持这么大的地盘,光维护关外的稳定就不容易,更不提时不时有小部的胡人偷袭。
加上如今的局势,各地官府可以对灾民不管不问,但是节帅府不行,因为节帅府的口号喊了出来,拉拢了人心,也必须要去做,否则就是空话。
口号喊得再响,如果是空话,百姓们又不傻,自然没人信。
而节帅府的口号不是假的,所以才能做到如今上令下行,这是有因必有果的实际问题。
“会不会是朝廷要对我们下手了”曾直担忧起来,“山西一动,宣府也会动,做足了准备,然后要求节帅归京述职。”
“还有一年啊。”张云承反驳道。
“随便找个理由,而朝廷的旨意到了大同,节帅就没有余地了。”
众人沉默。
各商行雇佣的军士有一万数千人,关外一边维持治安,一边消灭匪患,同时在关外自产自救的军队数量又有两万,关内只有两万军队。
四州七县分派兵力,还有接下来从民间大户里要粮,这些个民堡可不好对付,实际上比城里的粮商难多了。
但是这个时候和朝廷翻脸
先不提人心恐慌,朝廷大义之下,能不能维持住军心,以大同现在的模式能坚持多久
“那就只能打出去。”
汤平想了想,“到了这一步,困守大同肯定是不行的,必须主动打出去,否则就是死路。”
众人没有怀疑。
但是正要这么做吗众人看向王信。
王信沉思。
周文此举背后是何意真的是朝廷的安排吗。
虽然到了这一步,真要是翻脸,王信也不惧,可王信并不想,因为这是最坏的一步,大同积蓄不足,此时发起内战,带来的破坏远大于治理。
如果避无可避最好缓上一二年,至少等大同能自给自足,甚至有了多余的积蓄,可以赈灾灾民们了,然后在把大同的做法推广出去。
如此这般才能让天下付出最小的代价。
关外产出虽然有限,但是以空间换产量,还是能做到有积蓄的。
自己刚迈开了步子,朝廷就动手,难道张吉甫不管别的了只盯着自己,还是不需要自己的支持了,王信皱起眉头,此事应该不简单。
“先派一小营过去。”王信决定等等看。
那也才九百人。
对面宁武关可是近万人。
“派甲等营吧。”汤平提议,朔州的守兵是乙等营。
“还要多盯着城里,特别是周家,他们一定会得知消息,要防着他们里应外合。”周家的长子死了,周员外突然变得安静,曾直不信此人能放下。
虽然是他儿子杀人无数,犯了杀头的罪,但这种人家怎么会讲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