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危机(2 / 3)

加入书签

释为什么如此,军队最后意见并不大。”

“光解释没用。”王信摇了摇头,说道:“公道自在人心,把节度府的收入与开支公示出来。”

“啊”

张云承愣住了。

汤平和薛宝钗等人也满脸惊讶。

王信说的话大家听得明白,可是其中的意思就不能明白了。

“我们去年的收支与开支,今年的分配,明年的计划等等,都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军费怎么的,粮食收了多少,用到了哪些地方,抚恤银开支了多少,节度府人员费用多少等等,只要自己问心无愧,那就大大方方的给外面人去看,这就是底气十足。”

王信笑呵呵道。

敢不敢公示出来,无非自己有没有问心无愧,问心有愧的肯定是不敢公布的。

大同节度府做到了今日的地步,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虽然自己有把握朝廷顾不上自己,但是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总不能指望运气。

比人口,比军队数量,比粮食.

无论哪一样大同都是垫底的。

垫底不怕。

大同节度府有一样强大的,那就是公正公开公道。

张云承眼睛一亮。

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方法,的确啊,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别人亲眼看到。

“让人们看看,大同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同。”王信毫不怀疑的说道,“只要大同做得好,符合人心,我把话放在这里,就是朝廷日后要对付大同,大同要是能守得住,你们信不信,哪怕是朝廷里的大佬,也会把家族和财富送到大同来,更不提民间的百姓,他们会自发的用手推车来支持大同。”

薛宝钗不可思议的看向眼前的男人。

如此魄力与自信,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节度府真有这么好吗

好像也不是。

但是有的确比衙门好许多倍,薛宝钗心里一动,这些时日的担心突然消失了大半,王信从军以来从没有失败过,他一定比自己看的更远更清楚。

张云承满是兴奋,仿佛看到了什么似的。

汤平傻笑。

这回再有士兵们抱怨,他都骂回去,腰杆硬气的很。

“宝钗。”王信下意识叫道,“许多事情做了就不好半途而废,否则损失会更大,你既然来了,说明你心里已经有主意,那么我今日向你承诺,薛家大房的商号,节度府只认你一人,任何权势上对你的麻烦,节度府都为你撑腰。”

薛蝌听到王信叫自己堂姐的闺名,猛然抬起头,愣了半天,在听到节帅的承诺后,薛蝌心里不禁暗叹,父亲这回错失了许多东西。

这叫什么

贪小利而忘义,做大事而惜身。

明明二房与节帅合作的更早,合作的更深,如今有了节帅的承诺,大房商号的地位,只要自己不出错,那么未来必然有重要的位置。

薛宝钗认真的点了点头。

机会有多么重要,薛宝钗如何不知呢。

如果是探春的话,有这样的机会,她拼了命的也会抓住吧,所以自己来之前,许多事情也想到了,薛宝钗清脆的声音保证道:“薛家商号一定遵纪守法,不做欺负老百姓的事。”

“那就好。”

王信高兴的笑了。

做官就好好做官,经商就好好经商,可不知道为何,总是最后变成了以欺负百姓为主。

所以大明律。

虽然很多不足,日后也会改善,但是谁也不能特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薛宝钗能有这样的认知,那么自己就敢更放手的支持她,否则要是认知错误的人,很容易在未来闹僵,犹如自己与周家。

周家是传统的商人和大户,曾经双方合作的不错,各取所需,可周家属性里还是封建传统的一套。

如果是封建旧官员的话,比如大同知府韩彬,看在周家的地位和人情往来上,欺负百姓的事算个什么,大手一挥就抹平了,但是王信不会同意。

错了就是错了。

错了就得受罚。

只爬了一会的山,大家也没有体力多爬。

关外的羊进关了。

虽然改善了下生活,但是总体上肚子里没有油水,该谈的不该谈的都谈完了,带着薛宝钗在大同露面也已经足够表明态度,王信回去了节度府。

过了两日。

朔州守备经济送来南边山西的军情。

宁武关加派了五千兵马,算上原来的守兵,已经有近万人,而作为大同南边门户的朔州,城里兵力才一个小营,四百五十余人。

时间过得飞快。

周文去了山西已经年余,没想到给了大同一个惊喜。

“他想要干嘛”

看着舆图皱起眉头,汤平不满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