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地星双神(3 / 4)

加入书签

p;   类似事件不断上演。有人因拒绝承认家族污点而遭邻里孤立;有世家大族试图重金收买学者修改新编史书,结果自家仆人集体罢工,称“不愿再为谎言扫地”;更有甚者,某位皇子私藏禁书被抓现行,皇帝非但未罚,反而将其贬至边疆,命其“亲历百姓所记之苦”。

    十年压抑换来的爆发,远比任何人想象得更为深远。

    而在这股洪流中心,阿宁却日渐沉默。

    每逢月圆之夜,她都会独自登上桃树顶端,面向北方凝望。小禾曾问她看到了什么,她只答:“我在听。很多人在喊我,但他们不在这个世界。”

    伊芙再度降临是在一个无星之夜。她身形比以往更加稀薄,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群梦之海正在重组。”她说,“林晓的意识虽已弥散,但他留下了一道‘锚点’??只要还有人真正理解‘记忆的意义’,他就能持续影响现实。”

    小禾问:“阿宁就是那个锚点?”

    伊芙点头:“她是第一个,也可能最后一个纯粹的承忆体。但她正在承受超负荷的记忆灌注。若无节制,她的灵魂会像蜡烛一样烧尽。”

    “能阻止吗?”

    “不能。这是必然之路。但我们能做的,是帮她建立‘记忆回廊’??一座由活人共同守护的心灵圣殿,用来分流、储存、净化那些汹涌而来的历史残魂。”

    于是,守梦驿站启动“万碑计划”。

    全国各地民众自愿贡献记忆片段,刻于石碑之上,运往驿站后山。短短一年内,三千六百座石碑林立成阵,每晚自发glowing微光,形成一片静谧的“忆光森林”。阿宁每日穿梭其间,以歌声安抚躁动的灵魂,将混乱的记忆梳理归档。

    某夜,她在一座无名碑前驻足良久。

    碑上无字,唯有掌印一枚,淡金色,与她手心纹路完全一致。

    她轻轻覆上自己的手掌,瞬间,脑海中炸开一段陌生却又熟悉的画面:

    寒冬雪夜,一间茅屋内,女子抱着婴儿低声啜泣。门外脚步声逼近,火光闪烁。她咬破手指,在襁褓上写下“宁”字,随后将孩子塞进地窖暗格,自己转身迎向敌人……

    画面戛然而止。

    阿宁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只是“承载”记忆,更是那段历史本身的一部分。那个被救出的孩子,或许真的就是她;而林晓之所以选择守护这条血脉,正是因为他在千年后回首时,看见了那个雪夜里不肯闭眼的婴儿眼中,倒映着未来的光。

    春天再次来临。

    “忆园”扩建为“忆学院”,招收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课程涵盖记忆解析、梦境导航、历史重构等全新学科。小禾成为首任院长,阿宁则被尊为“初忆导师”,尽管她依旧是个十一岁的孩子。

    某日课堂上,一名学生提问:“老师,如果所有人都记住了,还会再有遗忘吗?”

    阿宁微笑:“当然会。记忆不是石头,它是活的。我们会遗忘细节,会误解片段,会因为痛苦而逃避。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去记,愿意去问‘为什么’,愿意为一个名字流泪??那么,真正的遗忘就不会到来。”

    放学后,她独自走到桃树下,取出一枚小小的布偶,正是当年河滩拾得的那一支。她轻轻放在祭坛上,低语:

    “谢谢你,哥哥。我现在懂了,你说的‘变成风、变成雨’,其实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你的声音。”

    风起,花瓣纷飞。

    其中一片落在布偶胸前,竟化作一点金芒,缓缓渗入布料之中。紧接着,整座驿站的地基微微震动,地下深处,一道封闭已久的石门悄然开启。

    门后,是一条由星光铺就的阶梯,向下延伸至不可测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