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双面天妃痴困郎君(2 / 2)

加入书签

(她)的财富,地位,学历,善行,劣迹之外,发现真正的他只是个孩子,所以,疼了他(她)。。。。。。

嗡,达列,度达列,度列,梭哈。。。。。。

冥冥中,卡莉诱魊而沙哑的嗓音又一次在耳边幽幽响起。不同的咒语,宽和而沉静,不见了往日的森冷和妖异。

黑暗的卡莉背后发散出夺目的金光,刚猛的双面女神铿然合二为一:“佛魔本住一心,善恶同体相化。禅乃大密宗,是无上瑜伽!

诸法如幻,诸法亦真。凡事不动无明,不生烦恼。认定坏即是好,好即是坏,真即是妄,妄即是真。心如莲花处水不染。不但能身处‘火宅’而不烧身,此火亦能转化为般若之光,彻照无边。

凡夫凡眼,或认幻为真,或舍真逐幻。所谓一翳障目,空花乱坠,只见空花,不见法王。殊不知三界一心,转识即智,忏妄即真,真即法王,不觅自见。

痴男儿不悟此理,心中常被无明之火灼烧,不但不见法王,且被此火烧毁了本身所具有的功德。

菩提悲悯,善莲于心,使其远离疑、欲、贪、嫉、恨、谬论、虚妄、傲慢这些内在的邪念,‘火宅’之中觅得‘法王’。

智慧、色相、勇猛、凶悍皆是你强大的武器。驾驭魔性(喻为卡莉)与勇性(喻为杜尔伽)需要一颗贞洁、善良、慈悲的心。

宽恕那个“孩子”犯下的错吧。神,不过是位无私的母亲(神性喻为难进母)。。。。。。”**************

*母性原则*

魔性,勇性,神性体现了密宗三位一体的原则。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神性即母性。

《大涅槃坦陀罗》是最著名、最通俗的坦陀罗经典之一,它认为,人皆诞生于女人的子宫,因此,我们应该将最终、最高的创造原则归功于“母性”。这种认识极其简单,但其中又隐含深刻的义理。人从那里“出”,也只能从那里“入”,我们只有在对原始的回归中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但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又无法再回到过去,这就像我们已无法再回到母体一样,因此,我们只能在对女人身体的“出入”之中去认识世界。世界体现的是女性原则,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体现了创造性的女性原则。

性力派将每一个女人都看成是宇宙之母的化身,每一个女人都应受到相应的尊重,所有的女人都是一个女人,与女人l是崇高而伟大的修行。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原本是禁欲主义的佛教也逐渐染上了艳欲主义色彩,连佛陀的母亲在阿旃陀壁画中也演变成了摩耶女神,我们很难想象,佛陀的母亲居然半**身体,一副妩媚妖娆的神情。不过,在佛教密宗看来,这一切并无损于摩耶女神的崇拜和伟大,反而使她作为女性原则的体现而变得更为生动具体:她既富于魔幻般的色彩,又不失女性的庄严和稳重,将佛教慈悲与安详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贪嗔痴‘火宅’中的法王*

佛教密宗即金刚乘追求的理想是般若(男性本原)与方便(女性本原)的圆满结合即般若方便状态(prajnopaya)。

事实上,密教并不否认欲的危害性,但是,它似乎承认,当欲被瑜伽所控制而变成一种有意的修行时,它就能成功地用于解脱。因此,不仅仅是欲,而且是人类所有愿望,包括那些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来是邪恶的**,金刚乘为了修行者的圆满和救度,都设法通过一种嬗变而对它们加以利用。早期佛教和正统佛教都竭力批判贪欲、瞋恚、愚痴即佛家所谓的“三毒”以及“三毒”的派生形式如忿恨、畏怖等。但密教却不遗余力地要为三毒恢复名誉,初看起来,这确实有点令人惊讶。但密教却认为,三毒的功能在于,对付一切有害的影响,以毒攻毒,不仅可以使人进行自我保护,而且是最为有效的修行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