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岔路口(1 / 5)

加入书签

第一幕:困苍龙

应城,这座扼守汉水、屏障江陵的荆州北疆重镇,此刻已彻底化作一座血肉磨坊。

城墙早已不复往日颜色,被烟熏火燎、鲜血泼溅得,斑驳陆离。

巨大的石块被投石机砸出的坑洼处,填满了双方士兵,破碎的肢体和凝固的暗红。

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尸体的焦糊味,以及一种绝望挣扎的戾气。

冉闵立马于城外,一处稍高的土坡上,身披的玄甲,已是伤痕累累,沾满血污。

他原本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此刻布满了血丝。

深陷的眼窝中,燃烧着疲惫,与愈炽盛的狂躁。

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出的鼻息,在微凉的空气中结成白雾。

马身上也添了几道,箭伤和刀痕。

他望着前方那座,如同蜷缩起来的,刺猬般的应城。

攻城已经持续了数日,守将桓冲之侄桓石虔,竟是个出乎意料的硬骨头。

此人用兵沉稳老辣,深得其叔父真传,将应城守得滴水不漏。

“陛下,东门第三次冲锋,又被击退了!

伤亡惨重!”

一员浑身是血的稗将,踉跄跑来,声音带着哭腔。

“他们的弓弩太密了!

还有那种会喷火的猛火油柜……”

“北门云梯队,几乎全军覆没,守军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还有金汁!”

另一员将领,也带来了坏消息。

冉闵面无表情,只是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白。

他麾下的乞活天军和黑狼骑,是天下骁锐,野战无敌。

但面对这种坚城深池,他们惯用的雷霆冲击、迂回包抄,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攻城,变成了最纯粹、最残酷的消耗战。

每一寸城墙的争夺,都要用无数忠勇将士的性命去填。

更致命的是粮草,从太行山一路南下,携带的粮草本就不多。

沿途虽也劫掠了一些坞堡,但对于数万大军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军需官卫锱铢,那张永远苍白的脸,近日更是毫无血色,她已多次向冉闵呈报。

存粮最多再支撑十日,若不能破城就食,大军将不战自溃。

“董狰!”

冉闵低吼一声。

如同幽灵般,侍立一旁的董狰,青铜狼面具上,溅满了血点。

闻声踏前一步,嘶哑应道:“末将在。”

“带你的人,再去周边扫荡!

凡是能吃的,一粒米,一头牲口,甚至……”

“树皮草根,都给朕搜刮来!

遇到坞堡,降者征粮,拒者屠城!”

冉闵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知道这是竭泽而渔,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但他没有选择,这支军队,必须活下去!

“遵命!”

董狰转身离去,带着一股血腥的旋风。

黑狼骑如同真正的饿狼,再次扑向应城周边,已饱经蹂躏的土地。

冉闵又看向身旁,沉默不语的墨离,这位笼罩黑袍中的谋士。

瓷质面具,在战场火光映照下,反射出诡异的光。

“墨离,建康方面,还有慕容恪那边,有何新消息?”

墨离的声音透过面具,毫无波澜:“回陛下,建康朝廷虽惊惧……”

“但谢安已稳定局势,北府兵精锐正在集结,由谢玄率领,不日即将西援。”

“荆州刺史桓冲,亦在调动水军,试图沿汉水北上,夹击我军。

至于慕容恪……”

他顿了顿,“探报称,燕军主力,仍在河北,慕容恪坐镇龙城。”

“他本人并无立即南下迹象,但其弟慕容泓的前锋,已抵黄河岸边,虎视眈眈。”

冉闵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最坏的情况正在生。

前有坚城阻路,后有援军将至,侧翼还有慕容燕国,这头猛虎窥伺。

他这支孤军,仿佛陷入了一个,正在不断收紧的绞索之中。

“慕容恪……好一个慕容恪!”

冉闵咬牙,他岂能不知,慕容恪打的是什么算盘?

坐山观虎斗,待他与东晋,拼得两败俱伤,再出来收拾残局。

这是阳谋,他却不得不往里跳,因为他没有,稳固的根基。

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向前,用敌人的血肉,杀出一条生路!

他抬头望向应城城头,那里“桓”

字大旗,以及东晋的龙旗依旧飘扬。

桓石虔的身影隐约可见,从容调度着守军,一股暴戾的怒火,直冲顶门。

他冉闵,武悼天王,横扫河北,令胡虏闻风丧胆。

难道真要被困死在,这座南方城邑之下?

“传令下去!

休整两个时辰!

集中所有炮石、弓弩,给朕猛轰竟陵西门!”

“李农,你亲自督率‘铁林军’,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