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底蕴问题(2 / 4)

加入书签

决地球上更紧迫的问题,如贫困、疾病和气候变化。

    针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联合国专门成立了“星际伦理委员会”,邀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家、神学家和普通民众参与决策过程。叶晓晓作为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始终强调平衡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确保,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不能让一部分人承担全部代价,也不能让另一部分人独享所有利益。”

    尽管如此,分歧依然存在。某些国家坚持认为,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代表全人类执行这次任务;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采取完全开放的态度,允许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计划中来。最终,在多方妥协下,一个折中的方案诞生了:由各国轮流派遣代表,并通过抽签决定具体人选。

    ---

    ###第十三阶段:启程的前夕

    时间飞逝,转眼间距离预定的出发日期只剩下不到一年。此时,人类已经完成了第一艘星际飞船“曙光号”的建造工作。这艘飞船采用了最先进的曲率驱动技术,理论上能够在短时间内跨越数十光年的距离。同时,船上还配备了完整的生态系统模拟舱,以保障乘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准备就绪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平静。一组黑客组织入侵了星际交流项目的主服务器,并窃取了大量敏感数据。他们声称,这些信息不应该被垄断,而应公开分享给全世界每一个人。

    这场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许多人担心,一旦外星文明得知人类内部存在如此严重的矛盾,可能会对人类产生负面印象,甚至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叶晓晓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与团队商讨对策。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她坚定地说道,“隐瞒只会加剧误解,而透明虽然有风险,却是建立信任的唯一途径。”

    最终,团队决定有限度地公开部分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对核心数据的保护措施。这一举动虽然未能彻底平息争议,却赢得了不少人的理解和支持。

    ---

    ###第十四阶段:星辰的彼岸

    当“曙光号”缓缓驶离地球轨道时,全球数十亿双眼睛注视着这片星空。叶晓晓站在控制台前,目送第一批探险者踏上未知的旅程。她的内心既充满骄傲,又隐隐夹杂着一丝不舍。

    “这不仅仅是一次科学探索,更是整个人类文明迈出的重要一步。”她在日记中写道,“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与此同时,外星文明似乎也在密切关注着人类的行动。根据最新接收到的信号显示,他们正在调整自己的位置,似乎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访客。

    “或许,这就是命运安排的交汇点。”叶晓晓喃喃自语,抬头望向那片深邃的宇宙,“愿你们平安归来,带回属于我们的答案。”

    夜幕降临,实验室内的灯光依旧明亮。叶晓晓知道,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未来的日子里,她和团队将继续守护这片星空,等待着来自遥远彼岸的回音。

    ###第十阶段:未知的召唤

    随着星际交流项目的逐步深入,叶晓晓和团队成员们逐渐意识到,外星文明并非只是单纯地向人类传递信息。这些符号、信号以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谜题网络,而每个被解开的小谜题都只是更大谜题的一部分。

    某一天深夜,实验室中的数据接收系统突然捕捉到了一连串异常强烈的信号波动。这种波动不仅强度远超以往,还伴随着一种特殊的频率变化,仿佛是在用某种特殊的方式引起人类的注意。“这不像是普通的信号。”小李一边快速记录数据,一边紧张地说道,“更像是……某种呼唤。”

    叶晓晓凝视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这可能是外星文明第一次尝试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与人类沟通。“如果这是他们的邀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回应?”她低声自问。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些信号,团队紧急召集了全球最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破解这一可能蕴含重大意义的信息。经过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