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一次渡河!(1 / 2)

加入书签

战斗过程通过游戏系统,以略带模糊和摇晃的视角,模拟当时通讯兵或前线指战员的视角呈现在刘雅丽和直播间观众面前。

画面中,战士们利用街道、房屋与敌人逐屋争夺,手榴弹的爆炸火光不时闪亮,子弹啾啾地划过空中。

守军虽然慌乱,但凭借地利负隅顽抗,战斗一度陷入胶着。

“撤吧,我们过赤水河,让他们都别打了。”

这时,一个通讯员连滚带爬地冲到指挥室前:“报告!青杠坡方向发现敌军先头部队!最多……最多两个小时就能赶到我军背后!”

刘雅丽站了起来,望向青杠坡方向。虽然看不见实际敌军,但那种无形的压力瞬间通过镜头的沉默和凝固传递给了所有观众。

沉默只持续了几秒钟。刘雅丽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决断,甚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

“不能再打了!传我命令:各部交替掩护,撤出战斗!我们不过赤水县城了,全军立刻转向渡口,抢渡赤水河!”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地在游戏地图界面上操作,红色的箭头从赤水县战场迅速抽离,划出一道弧线,指向西边的赤水河渡口。

“让大家都别打了,保存实力要紧!过了河,我们往扎西方向走!”

她用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扎西”区域,“地图显示这里敌军防守薄弱,正好让我们这支疲惫之师喘口气,休整集结。”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画面中,激烈的枪声开始变得稀疏,转而更多的是撤退时的哨声和各级指挥员声嘶力竭的呼喊:“撤!快撤!三班掩护!”

镜头在摇晃中跟随部队向后移动,最后看了一眼陷入火海、久攻不下的赤水县城,然后毅然转向,融入了匆忙却有序的撤退洪流,向着雾气弥漫的赤水河岸奔去。

整个直播间,都被一种从激烈鏖战到果断撤退的急速转变所带来的震撼所笼罩。

镜头跟随撤退的部队,从激烈的街巷转入了相对空旷但泥泞的河岸地带。

赤水河横亘在面前,河水在阴沉的天空下呈现出浑浊的土黄色,水流湍急,寒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让所有人在瞬间打了个寒颤。

河面上没有现成的桥,只有几条先头部队设法搞来的小木船在波涛中起伏。

“工兵连!立刻架设浮桥!快!”指挥员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急促。

命令一下,一群背着木板、绳索的工兵战士毫不犹豫地冲下河岸。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许多战士直接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镜头里能清楚的看到河水,可以听到水流“哗哗”的咆哮声。

当战士们的脚踩进水里时,能听到他们倒吸冷气的声音“嘶——”。

镜头扫过他们的腿,河水瞬间淹没了膝盖、大腿,冰冷的河水像无数根针扎进骨头里。

战士们的身躯在肉眼可见地剧烈颤抖,嘴唇迅速变得乌紫,牙齿格格打颤。

他们的手因为冻僵而动作迟缓,搬运木板和门板时显得十分笨拙,但仍然死死抓住,不敢有丝毫松懈。哈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空气中一团团散开。

·河水打湿了他们的军装,紧紧贴在身上,寒风吹过,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碴。有人负责在齐胸深的水中固定木桩,需要另一名战友在身后死死抱住,才能对抗水流的冲击。

他们的脸上分不清是河水还是因极度寒冷而流出的眼泪,但眼神里只有坚定。

就在这时,画面中出现了当地老百姓的身影。

起初是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从附近的村落涌来。

他们没有过多的言语,默默地加入了队伍。男人们扛着自家卸下来的门板、房梁,甚至拆了猪圈的木料,大声喊着“同志,用这个!”

“这边,这边需要固定!”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抬来了热乎乎的姜汤和稀饭,妇女们则拿着水瓢,一碗碗地递给刚刚从河水中轮换上岸、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战士。

只见一只只冻得通红、布满冻疮的双手,颤抖着接过一个个粗陶碗,碗里姜汤的热气模糊了战士年轻而疲惫的脸。

有熟悉水性的老船工,跳上小船,冒着被水流冲走的危险,在河中心指挥固定浮桥。

孩子们也跑来跑去,帮忙传递绳索和工具。整个河岸不再是溃败的慌乱,而演化成一场与时间、与严寒、与追兵赛跑的悲壮工程。

直播间的弹幕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充满了感动与揪心:

“泪目了……这么冷的天,直接往河里跳啊!”

“老百姓真好!这才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看着都觉得冷,战士们太伟大了!”

“快一点,再快一点!追兵要来了!”

刘雅丽的声音也带着哽咽,但更多的是敬佩和紧迫感:“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战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