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红薯略胜一筹!(3 / 3)

加入书签

百姓安居乐业。”

“今日有此三粮,百姓不仅安居,更能有余力营生,这是远超古时的盛景!”

“此乃天眷大唐之兆,臣等能亲眼见证,实乃三生之幸!”

听得李世民也是飘飘然。

这些都是拍马屁的话,但是又很真实。

不觉得假。

魏征眉头微蹙,待众臣的颂赞声稍歇,便上前一步:

“陛下,众臣所言极是,此三粮确是天授福祉,解民饥、强边防,功在千秋。”

“然臣观之,若推广不当、思虑不周,恐生三患,需陛下审慎待之,方不负这天赐机缘。”

李世民知道魏征不会无的放矢,“你说说看。”

“其一,恐生‘作物单一之患’。”

“如今粟、麦、稻乃我大唐粮脉根基,百姓世代耕种,知其习性、懂其应对,旱涝之年尚可互补。”

“若因新粮高产,便令百姓弃旧粮而专种土豆、红薯、玉米,万一他日新粮遇未知病虫害。”

“若遭天灾,新粮绝收,旧粮又因种植稀少而储备不足,恐反酿大饥,比往日更甚。”

“臣以为,新粮当与旧粮轮作,而非取代,保粮种多样,方能抗风险、稳民生。”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魏征继续。

“其二,恐加剧‘土地兼并之患’。”

“此三粮亩产远超旧粮,价值堪比金银,地方豪强本就多有兼并之地,今见新粮利厚,必以‘借种’‘代种’为名,强占百姓薄田。”

“百姓若拒,恐遭威逼,若从,辛劳一年,收成大半归豪强,自身仍难饱腹。”

“昔日因粟麦薄利,兼并尚可控,今新粮现世,豪强逐利之心更炽,若不严加约束,恐令流民复增,动摇基层安稳,反违陛下‘解民困’之初衷。”

李世民点点头,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人性确实如此。

“其三,恐有‘技术失导之患’。”

“新粮习性异于旧粮农官自身不懂栽种之法,百姓依旧粮之法种植,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届时百姓盼粮而不得,反会怨怼官府‘虚言高产’,失却民心。”

......

魏征一口气说了很多,把自己觉得会出现的问题说给李世民听听。

“臣非敢泼冷水,实因这三粮关乎大唐百年基业,愈是福祉,愈需周全。”魏征躬身行礼。

众臣细想,竟无不认同:

新粮如利刃,用之得当可斩饥寒,用之不当反会伤己,魏征所忧,恰是确保这“天授福祉”能稳稳落地的关键。

“陛下,这些种子虽然全部被带走,但小郎君也不安全啊!”程咬金说道:“小郎君能培育第一次,也能培育第二次。”

程咬金怕别有用心的人把主意打萧然头上去。

“这样说也没错!”李世民记下这件事,之前高兴朝代疏忽了这个问题。

李世民得派人潜伏在栲栳村四周,暗中保护萧然和萧然家里的人。

萧然这一次立大功。

李世民也头疼,不知道该给萧然什么合适。

现在的萧然并不缺钱,又对入朝为官没兴趣。

“东西我们拿走了,如此大功,该给萧然和参与此事之人何种赏赐啊?”李世民看向众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