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你自己就是这么做的(1 / 2)

加入书签

萧宜点点头,蹙拢的小眉毛莫名有些落寞:“记得,方爷爷把他家叙小叔带走了,十二小姑好难过,天天和潘娘娘偷偷哭。”

萧絮笑靥温柔,感怀道:“是啊,方家和王家一样,都是与你父亲母亲交好的门户,先前因为大哥蒙冤,方家被贬,如今一切沉冤昭雪,我们就该给方家人体面,把方致和重新提拔上来,方致和肯定心里感激你,愿意为你效力。”

萧宜听得认真,乖巧道:“七姑姑,我明白了。”

萧絮不由得莞尔:“方家重新回京,芊娘肯定高兴,待出了父孝,只要她和方叙都有意,就重新给他们安排婚事吧。”

萧宜伸长手提笔沾墨汁,闻言突然顿了下:“七姑姑。”

萧絮垂眸:“怎么了?”

萧宜小声道:“方家是文官。”

萧絮嗯了一声:“是啊,文官怎么了?”

“文官,没有武将好用。”他的头埋得很低,声音更小了,“方爷爷提拔起来就行了,叙小叔叔除了写诗什么都不会,现在宫里只有十二小姑,不可以随随便便嫁出去。”

一个深受先帝宠爱的大长公主,嫁给起落无定的清儒门户,不大合算。

萧絮实在没料到萧宜那么小,就会考虑公主的婚姻能否给自己带来助益,心中难免恨其不争,然语气依旧温柔:“可是重新给他们安排婚事的话,芊娘会很高兴的。”

萧宜说话闷闷的:“十二姑姑高兴没用,只有她嫁得够好才有用。”

萧絮努力压制自己的血压,平缓地道:“宜儿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大丈夫,保卫家中的女子本就是分内之责,若你的江山非要靠姑姑姊妹婚姻嫁娶才能维系,那还有什么意思?”

家国皇室之间,公主的婚姻说有用确实有用,说无用也确实无用,萧诚膝下六个公主,五个已经为了父皇大计抛却所有,如今只剩了最小的萧芊,嫁得恣肆些又何妨?

萧宜倔强地抬起头,郑重地看着她的眼睛:“可是七姑姑,如果十二小姑的婚事没派上大用场,那朝廷为何要每年花费千两的俸禄银子养她?”

萧絮明显怔了下,严厉地问:“谁教你这个的?”

萧宜低头,漫不经心地继续学写阅字:“没有人教,是七姑姑,你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一直都是。”

她拨弄奏折的手凝在原地,几次想张口都不知道该如何辩驳,普通人总欢喜把万事万物都分成好与坏,可萧絮其实很明白,为了达到目的,你不得不与坏人做交易。

于是好与坏的界限逐渐模糊,评价事物的标准从光正伟岸的忠孝礼义变成了有不有用——能不能带来更多的钱、更多的权、更多的名声与好处?

她承认自己道德卑劣,只是庙堂之上,以有用为标准来决定策略,确实是最好的方法。

可萧芊自小与东宫关系亲近,萧宜竟然自私到连她的婚嫁都要计算有用与否……若成年后依旧不改负心薄幸,只会带来更大的灾祸。

什么都计算,什么都衡量,什么都利益为上,做不了一个皇帝。

好皇帝,是需要一点普通人的气息的。

萧絮望着坐在龙椅上稚气未脱的孩子,心情极度复杂,甚至体会到了几分当初父亲辅佐牧哥哥的感受,长长地叹口气:“罢了,左右热孝三年,十二皇妹的婚事还早着呢,到时再说吧。”

萧宜点点头,又仰头笑了:“好,七姑姑说得对。”

永安殿又恢复了方才安静的气氛,萧絮继续磨墨,看着萧宜小小衮龙袍上的纹路,心中思潮万千。

萧宜今年才八岁!八岁啊!

她八岁的时候致力于研究《论学规矩时摸鱼的第十八种方法》呢,萧宜他他他他都能想那么远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也不是这么拍的呀!

烦死了,前朝后宫一堆事,还得想办法把小屁孩的性格养得阳光点,否则以后肯定出事。

她心思神游天外,总管太监赵德全进来行礼,挥拂尘道:“陛下,大长公主,吴王到了。”

听到九弟萧江,萧絮言语不快,冷冷道:“叫他叫了都有大半月,去母后那请安都故意和本殿错开着来,现在总算有胆子见我了?”

“奴才不知。”赵德全低头,试探着问道,“公主,您是去偏殿单独见他,还是奴才把他叫进来。”

萧宜刚想说话,萧絮就淡冷地截住话头:“把他叫去偏殿,有些话本殿得和他挑明了说。”

赵德全了诶了一声,恭身走近,抬臂给公主殿下搭手,萧絮随意道了句宜儿先看会书,就急匆匆地往偏殿走了。

永安殿议事厅又大又空寂,萧宜看着她的背影,小手紧紧握成拳,终于鼓足勇气,跳下龙椅,亦然往偏殿的方向跑了。

萧絮最近头疼得很,藩王不得久居京城,萧江回京奔丧,待爹爹正式下葬,再在宫里住个十天半个月,带着谢熙吟穆寒棠,还有膝下二子一女赶紧回吴地过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