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江南望县(1 / 2)
俞拙心欣然同意,并表示自己箭术剑术刀术全不会,但他会轻功,于是叫萧同尘去大樟树下,脚背勾树枝,练倒挂基本功。
哦,他还会打太极,教萧同尘打八段锦,一天打三遍,早上一遍,中午一遍,晚上一遍。
萧同尘的个子蹭蹭蹭地长。
萧絮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开始往奇怪的方向发展。
道观戊日可休息,萧絮惬意地坐在大樟树下摇扇乘凉,俞拙心拿了三个铜板占卜,少阴少阳起卦变卦,他神色严谨,一一记下。
萧絮怡然自得地摸肚子:“道长,你在算什么呀?”
“算我今日的运势。”俞拙心抛出三枚铜板,记老阳。
她好奇地问:“算出来了吗?”
俞拙心抛完最后一次,蹙眉道:“算出来了,不太好。”
萧絮悠然指点:“那你再算一遍,算到好为止。”
他不由得浅笑:“殿下,天意已定,贫道算无数遍都是一样的。”
“嗷,行吧。”萧絮像是想到了什么,大喇喇地问,“道长,你究竟怎么知道我……那个的事的。”
“算出来的。”他垂眸拾起地上的铜板。
萧絮惊讶地瞪大眼:“这也能算?”
铜币沾了些许树下黄湿黏土,俞拙心仔细擦干净铜板,才小心翼翼地藏进衣怀:“贫道什么都能算。”
萧絮满头雾水,我朝无论权贵百姓,全都轻易不找人算命,人越算命越薄,而且道士常算命,泄露天机便多,更是福分浅薄,这货不怕自己短寿啊!
俞拙心倒坦然,相比于死,他更讨厌日日活在未知里,所以年年算、天天算、时时算,只有万事万物都清晰,他心里才舒坦。
“为何?”萧絮探寻地问。
“没有为何。”俞拙心淡淡道。
阳光经过树叶间隙,地上洒满圆溜溜的光斑,萧絮悠悠摇扇:“道长是江南人?江南哪儿的?”
“江南望县,殿下晓得望县在哪吗?在明州不靠海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极好。”说到家乡,俞拙心眸中泛起湖光。
“早就听说江南养人,可惜本殿从没去过。”萧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长从小就出家了?”
俞拙心点头:“嗯,贫道刚出世时乡里就发了大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只好卖儿子,师父下山赈灾,一眼相中襁褓中的贫道,说贫道极有道缘,用十斤白面换了来。”
“十斤白面?!”萧絮诧异失声。
按一斗上好白面八十钱来算的话,买十斤白面,二两银子都不到。
俞拙心解释道:“那年涝得厉害,望县乡民颗粒无收,父母还有个姐姐要养,十斤白面配树皮薯藤,够一家子顶小半年了。”
“等等!你上头只有个姐姐,那你应当是你家唯一的儿子,你爹娘居然肯卖你?”萧絮快言快语,脱口而问。
她虽没体会过生民疾苦,却也知道平常人家穷得叮当响,卖闺女才是常事,怎么还有爹娘愿意卖儿子的?
俞拙心淡淡道:“长姐那年五岁,已能上山割草、下水抓鱼,为爹娘做活计,贫道那时才刚刚出生,胎里不足,根本不晓得能不能养活,何况贫道的师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善心,出家的灵应观离家并不远,师父教贫道莫忘生恩,贫道长大以后,还会下山帮爹娘做做农活。”
所幸那场大涝没有影响次年的收成,后来家中日子逐渐好过,爹娘又添了一双儿女,长姐出嫁那日,他还特特下山讨了杯喜酒吃。
萧絮微笑地说:“这样也好,各人皆有各人的缘法,你家中丰康,师父慈爱,你又有道缘,如今壮游天下,优哉游哉的。”
“公主殿下果真是宫里出来的人,以为苦难皆昨,如今谁的日子都好过。”俞拙心晦然道,“贫道家中五口人,三年前全死了。”
萧絮一怔:“那你师父呢?”
“也死了。”
她垂眸叹气,轻轻问:“都怎么死的?”
望县山高又不靠海,三两年总要发一次大水,后来就变成每年都发大水,乡民们开始还能靠卖田换一二十两银子过活,田卖完了,就只能自寻他路。
姐夫没钱,卖了长姐做典妻,生孩子生死了。
典妻典妻,丈夫实在没钱,就把妻子卖给别的男人,待妻子生了儿子,再把妻子接回来。
俞拙心的爹娘则领着阿妹抵身做佃户,阿妹去主家伺候少爷,被污糟了却不给收房,爹娘问主家要说法,主家却把他们三人殴打出府,还叫望县其他富户不可再招他们做佃,阿妹上吊自尽,爹娘悲痛万分,亦然死了。
萧絮咋舌:“你弟弟呢?”
“阿弟上山做了小土匪,跟着土匪头子打家劫舍赚买路财,土匪头子有了钱想要个好山头,便屠了灵应观,师父抵抗不得,被杀死了。”俞拙心的语气依然淡漠,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弟弟和师父,而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