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盛雪照金銮(2 / 3)

加入书签

于各种考量,在赫连汐三岁那年正式册封为丹阳郡封君,成为楚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封君。

可随着赫连汐渐渐长大,长孙一族才慢慢发觉不对劲,这位汐殿下性格比男人更加男人,他们根本控制不住。十

四岁那年出门游历归来,手中除了多一把天下名器盛雪银刃,心中更存了一种宏伟志向。三征南蛮,解决丹阳郡边境多年威胁后,愣是凭着一腔热血,用手中长刀在荆棘密布的丹阳郡,开出了一条鲜血淋漓的女子变法之路。

至此,天下皆知,楚国有女名汐,其勇无敌,其志无双。

先是楚倾,如今又到赫连汐,自己在意的人被牵扯进这场旋涡中。赫连铮一脸怒容,忍无可忍道:“要论封地治下百姓之苦,太子手下的定西侯赵锐恶名昭彰,首当其中。回章华台途中,本皇子路过赵君府封地武安城,内中百姓之苦,早已苦不堪言,为何太子这么多年没想过处置。”

如此轻易被激怒,赫连铮的城府终究比太子赫连觞浅的太多,然而支持赫连铮一脉文臣武将相互对视的眼神都透着几分喜色。

跟着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皇子赴汤蹈火,可比那位诡谲多变的太子手下做狗强的太多。

面对预料之中的怒火,赫连觞平静道:“定西侯之事,本太子自有决断,三弟何必动气。反而是三妹在丹阳郡以变法为由,让丹阳郡女子违背人伦礼法,不尊三纲五常,不守三从四德。丹阳众多老士族出面相劝,却被屠杀殆半,丹阳郡天怒人怨,长孙一族联合上百名臣工,连夜奏书进京,请求父皇罢免赫连汐的丹阳封君之位。此事事涉皇族颜面,本太子不得不慎重。”

说完,拿出一封奏疏,立即有太监恭敬接过,递交到御桌之前。长孙一族是丹阳君封直系封君的后裔,这份联合数百臣工的奏疏,分量不可谓不重。楚帝却没有翻开观阅,冰冷目光依旧的盯着太子赫连觞。

这时,掌管楚国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上官苏泓缓缓出列,不是因为汐公主与他站在同一战线,支持三皇子赫连铮,而是为了说一句公道话,“太子,恕微臣直言,早些年丹阳郡封地每每以南蛮侵扰百姓为由,岁币多有亏欠不实,微臣不知这小小南蛮他们是打不下还是不想打。但自汐公主掌权之后,南下灭蛮,肃清吏治,还了丹阳百姓一个太平,至此每年进贡岁币就比往年多了三成。”

众人此时才想起,当初楚帝放权前,立下汐公主可随意策马皇宫,配刀上殿时。朝野上下都有异议,觉得恩宠太过,只有上官苏弘全力支持。

说到这,上官苏弘停下看了一眼赫连觞,见他毫无动容,心中没由来窜起一阵怒火,激烈道:“当年三王之乱之后,府库空虚,汐公主恪守孝道,知道圣上艰难,一句话没说,每年岁币又多了一倍有余。微臣掌管户部对于各地封君的岁币自然是一清二楚,自立太子之后,各地封君更是变本加厉,每年进贡府库不足三成……”

大殿猛的静了下来,群臣就连呼吸都刻意压抑着。

三王之乱,太子弑兄杀弟一直是忌讳,当年的大乱也确实导致楚国萧条一段时日,还好叶武圣镇守边关,才没有被乘虚而入。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封君一脉早以被太子纳入麾下,那些岁币所供奉的对象,自然也变成了太子府,而非国府。

只是这些从来没人敢说……

赫连觞的脸色阴沉,冰冷的目光里透着丝丝缕缕的杀意,“封君岁币不实,府库空虚,那是你户部失职。上官尚书不知自省,反而诬陷本太子。”

赫连觞说着说着,突然笑了,令人毛骨悚然,“上官一族家大业大,不如用来充实国库好了。”

充实国库,抄家灭门……

威胁,这是**裸的威胁。

当下就有几名与上官苏弘交好的官员义愤填膺,准备出列援助。上官苏弘却已经朗言出声,毫不畏惧太子,道:“微臣既然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有些话臣就不得不说,天下三国,楚国百姓赋税一直是最低,就连徭役都取消多年。楚国这些年能力行圣上仁政,不是仰赖太子治理有方,也不是丞相御下有术……”

他的声音,徒然大了起来,悲愤道:“而是因为我楚国五省十八郡,有三分之一的税收,是靠汐公主丹阳郡一人供给的。不提二年前的东省蝗灾和西省旱灾,就今年的江安水患,太子亲自前往灾区固然辛劳。可这赈灾的银子,是汐公主令丹阳郡提前将明年的岁币交上,怕的就是国库空虚,无力赈灾,让百姓流离失所。”

上官苏弘高昂的声音在大殿中徘徊不散,钻入文武群臣心中,西凉国对于凉凰公主,只有畏惧。但南楚对于汐公主,许多人甘愿恭称一声汐殿下,从来不是因为惧,而是因为敬。

自知失态的上官苏弘,压低了声音,语调如冰,坚定而寒冷,“汐公主虽为女子,但这份忧国忧民之心,天下间又几人。汐公主不喜这大殿,但这大殿里,微臣也绝不容许任何人污蔑汐公主一分一毫。”

压在心里这么年的话尽数说出,上官苏弘只感觉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