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还记得吉林的陆厅长吗?药材基地多多益善!(月票加更)(4 / 4)

加入书签

阔混交林里,根系能扎到冻土层下面,抗寒劲儿足,药效也更霸道。我们做过动物实验,用它提取的苷类成分,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下降有回升作用,这可是吉林那边的栽培品种比不了的。”

    最后她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最关键是第三样,满山红。咱黑龙江的兴安岭,霜降后采摘的叶子,总黄酮含量是药典标准的两倍,止咳平喘的效果立竿见影。现在外国不是有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吗?用它配着祛痰方子,说不定能做成中成药出口,赚外汇的路子又宽了一层。”

    说到合作模式,张岚往前凑了凑,态度恳切:“我们想跟吉林一样,走‘研究所药材基地’的路子,但咱加个‘野生抚育’的特色。黑龙江林区大,药农懂山规,采挖时会给幼苗留种,不像有些地方只顾着赚钱挖绝根。”

    “我们可以按您的标准定向采,您可以派技术员来教炮制,采收的药材优先供您这儿,溢价部分也设品质基金,反哺药农搞育种,您看这样成不?”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本牛皮笔记本,翻开是密密麻麻的记录:“这是我们去年做的刺五加不同采收期药效对比表,还有满山红的炮制工艺改良方案,您要是觉得可行,我回去就给厅里打报告,把大兴安岭的三个林场划为‘专供基地’,保证每批药材都带采收日期和地块编号,跟咱东北人的性子似的,一是一,二是二。”

    赵锡武在旁边听得直点头,插了句:

    “黑龙江的寒地药材确实有特色,去年部里组织普查,就数你们那边的野生药材资源档案最齐整。”

    张岚听到这话,眼睛更亮了:

    “赵院长说的是!我们所里的老药工常说,药材跟人一样,得在自己的地盘上长才出挑。吉林的参喜暖,咱黑龙江的药耐冻,各有各的道儿,合在一起才是东北药材的全貌不是?”

    方言听到赵锡武都这么说了,当即说道:

    “那咱们吃过饭好好研究研究。”

    PS:更完这章账又还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