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这是打仗用的吧?心照不宣加快进度(二合一章)(2 / 6)

加入书签

p;   有些人已经想到了最近猴子那边的情况。

    只是现在还没听到任何风声,方言这么做很明显就是在做某种准备似的。

    想起要做八一献礼,大家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方言在这边忙碌着。

    角落里,陆东华老爷子没去凑热闹,只是坐在窗边翻看着林文峰捐赠的《侨乡药铺账册》,偶尔抬头看看忙碌的人群,嘴角噙着笑。

    有年轻研究员过来请教“光绪年间南洋医师的用药习惯”,他立刻来了精神,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了出来,老爷子虽然医术不太行,但是家里的书可多了,要说一些关于地方方面的东西,他比一般年轻人还是要有经验的多,一段话听得人频频点头。

    临近中午时,会议室里已经飘起淡淡的墨香和草药味。

    校勘组初步整理出二十处与国内古籍不同的方剂记载,药理组标注出五种可替代热带药材的北方品种,临床组则拿出了第一版《热带病中医应急诊疗手册》初稿。

    赵锡武看着黑板上不断更新的进度条,忽然想起方言说的当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天时间搞出来的东西,当时还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此刻不用多说,现场每个人脸上的专注和眼里的光,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午饭时间,方言看了一下现场的氛围,好多人都还在认真的工作讨论,这个时候叫上大家一起吃饭,肯定会打断不少人的思路,于是方言考虑过后,对着赵锡武副院长说道:

    “院长您看看,能不能让食堂的同志麻烦一下,把午饭送到咱们这里来,现场不少人工作热情还很高,这个时候大家应该都不太想被打断思路。”

    赵锡武顺着方言的目光扫过全场,只见校勘组的老专家们正围着一盏台灯比对字迹,药理组的人在拿着参考图反复讨论,临床组的黑板上已经画满了方剂配伍图,连中央保健组的几位老专家都凑在一起,对着古籍里的内容争论得面红耳赤。

    “应该的,应该的!”老院长立刻点头,转身对助手吩咐:

    “你让食堂那边多备些馒头和汤菜,用大盆装着送过来,另外再煮两锅绿豆汤解暑,告诉大师傅,要管饱、顶饿,让同志们拿了就能在手边吃!”

    助手刚要走,方言补充道:

    “送过来的时候让他们别吆喝。”

    方言是真害怕食堂师父一嗓子给这些人思路搞断了。

    有了赵锡武这个领导的加持,没过多久,食堂的师傅们推着餐车进来了,大盆的红烧肉炖土豆、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冒着热气,竹筐里的玉米棒子黄澄澄的,刚出锅的馒头暄软雪白。

    和方言要求的一样,他们过来放下东西就赶紧走,没有吆喝招呼大家吃午饭。

    方言也是走过去对着那些已经空闲下来人招呼,让他们去自己打饭。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已经到午饭时间了。

    看了一眼手表,都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时间居然过的这么快?

    不过大家也不客气,当即空闲下来的人就去吃饭去了,大多数人都是打好饭就回来了,端着碗在桌子边,边扒饭边指着古籍讨论。

    有人干脆则是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方言看到师父焦树德和秦伯未凑在一块儿,就着一碗绿豆汤研究“行军防暑方”的改良:

    “刚才援外的同志说,越南人爱用柠檬叶泡水,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