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厚脸皮遇到刀子嘴,又是附子(二合一章)(4 / 7)

加入书签

p;“按这个方抓药,即刻煎服,关键是附子必须久煎到位!这边药房负责抓药和监煎的人,让他务必按方子里嘱托执行,另外分次频服是缓图之法,不要图快。”

    护士听到后认真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种情况方言是打算用武火开水急煎的,但是他没用,主要是考虑到患者病情本质是“寒湿凝滞”,需要充分发挥附子“温阳化湿”的核心功效。

    与新加坡病例的“湿热毒盛”不同,本案属于阴证、寒证无高热、舌淡苔白、水肿明显。

    附子在此方中是君药,核心作用是“回阳救逆,驱阴寒,壮命门真火以温化三焦寒湿”。若用武火急煎,虽能快速解毒,但会破坏附子温阳的有效成分,导致温阳力度不足。

    现在虽然病人的状态危险,但是还不是那种“嘎巴”一下说死就死的程度,时间上来说是支持方言这么做的。

    武火急煎虽能快速起到治疗作用,但易致阳气暴升、阴液难继,反而扰动阴阳平衡。

    文火煎药配合少量频服,既能持续温补脾肾,又能借时间维度逐步激发机体自愈力。

    方言开好了药,接下来当然也不要能光坐着等两个小时。

    这个时候他还准备了艾灸的方案。

    现在病人这个状态不能针刺,但是可以艾灸。

    心原因在于患者存在致命性出血风险。

    此时任何针刺都可能引发皮下血肿或深部出血,尤其腰腹(关元、肾俞等补阳要穴)或肢体(足三里、三阴交等)穿刺可能导致不可控出血。

    患者呼吸急促、面肿唇淡,属《伤寒论》“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脱先兆。

    针刺调动经气非常可能加速气血耗散,正如方言之前所述:“血虚至极忌伤络”。

    方言对着一旁的另外一个护士说道:

    “麻烦帮忙弄点粗盐和艾条过来,现在我要给病人艾灸。”

    “粗盐?”对方一怔,有点没反应过来。

    方言点头:

    “嗯,隔盐灸。”

    “好。”护士应了下来赶紧去照办。

    “你是打算艾灸什么穴位?”一旁的方药中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了点头解释道:

    “我打算神阙穴粗盐填脐,艾炷灸15分钟,取《针灸大成》“灸神阙回阳固脱如沸汤泼雪”之意。这里也能免穿刺,肚脐天然凹陷避开创面,盐层导热均匀防烫伤。”

    “另外我还打算在他关元穴悬灸,艾条距皮肤3cm悬灸20分钟,温补下元。”

    “艾灸提升体表温度,待会儿还可以加速附子的“温化三焦寒湿”药力渗透。”

    “关元穴悬灸激发下焦元气,还可以增强鹿角胶“填精益髓”之效。”

    听到方言这么说,方药中略微思索后和陈科冀就同意的这个方案。

    并且对着他叮嘱到:

    “嗯,那你小心,可不要把皮肤灸出水泡了。”

    方言一脸莫名其妙,问道:

    “难道这里没有艾灸盒?”

    方药中诧异:

    “我以为你亲手做。”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