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堂內各抒己见(2 / 3)

加入书签

著本侯的意思,既然不满意,那就要重新议罪,如何”

“这,重新议罪”

陈辉一脸的惊讶,洛云侯所谓的重新议罪,那不就是想把人保下吗,若是真的把人保下,自己之前做的,又有何意。

“侯爷,杂家以为,马公公说的不无道理,既然已经定过罪了,怎可隨意更改。”

话还没说完,就被张瑾瑜插言打断,

“陈公公,既然不需要更改,那今晚,把咱们这些人叫来的目的,是什么用意,定然是两宫圣人不满意,本侯觉得,徐长文上的摺子,虽有狂妄之言,但本心不坏,既如此,训斥与他,罢官回乡即可,至於那个徐东,能做到这般义气的,朝廷能有几人,不想用也给罢官回乡,如何。”

若是朝廷不用这二人,恰好关外,缺少这些能干的人,带走去关外任用即可。

“善,侯爷的话令人茅塞顿开。”

孟歷反应最快,立刻答应下来,同来的冯永文,面色大喜,也赞同;

“是啊,陈公公,侯爷说的不无道理,既然定了死罪,宫里不满意,俗话说眼不见为净,让这些人滚出朝堂,省的那么多麻烦。”

看似是替陈公公解说,可在座的,谁也不是傻子,诸多侍郎,眼神有些意味的看著他们二人,內里的事,谁不知道。

陈辉面色一白,洛云侯加上他们二人,来这就是三票了,万一大公子李潮生也同意,难道还想翻案不成。

“不成,杂家不同意。”

死咬著不放,议罪是司礼监和內阁的决议,若是內阁出尔反尔,两宫那边,他们也没法解释。

果然,

片刻以后,

一直闭目的顾一臣,终於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眼睛深邃平静,不带一丝烟火气,却让整个嘈杂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

“好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既然是议事,就不要说別的。”

声音不高,却有一种歷经沧桑的沉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眾人耳中,

“陈公公辛苦,刚刚洛云侯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这句话先定了基调,看似认同洛云侯的话,实则模糊不定。

“然则,”

顾一臣突然话锋一转,伸手轻抚鬍鬚,目光越过人群,看向大堂之外黑沉沉的庭院,

“太上皇只言『由你们处置』,陛下也只批了一笔,天威难测,心意微妙,我等为臣子者,岂敢妄断上意徐长文一案,牵涉甚广,处置不当,非但三法司、內阁、司礼监威信受损,恐於国本亦非善事。”

“依老朽愚见,”

顾一臣语气平淡无波,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案当细察详议,审慎再报,可再行文召徐长文入堂,详陈其罪,录其口供,呈两宫再览,亦可召集眾位大人详论刑名法理,看看是否有可宽宥之处,以求两全之策。既全君臣大义,亦不失法理人情,如此,方为『处置』之道。”

明显就是拖延的意思,事情已经明了,何来重审一说,再者,重新审问,谁来审问,陈辉和马飞的脸色却更加难看,所谓的再审再议两宫圣人刚把司礼监的人轰出来!再去请示这不是找死吗瞧著內阁顾阁老的“以退为进”,绵里藏针,简直就把司礼监推进了火坑。

陈辉和马飞对视一眼,面色不善。

“阁老……”

沈中新欲言又止,似乎也觉得再拖风险极大,並且时不待我,关內看似安稳,可几位藩王擅自出京,必然有不臣之心,西北边地,鲜卑人蠢蠢欲动,四王八公亦是藏有私心,万一拖得时间长了,定有祸乱。

“哼!”

陈辉冷笑一声站了起来,动作不快,却带著一股决断气势,瞬间再次吸引了所有目光。

“顾阁老所言,不过是拖延计策,朝廷诸多繁杂的事,岂能因为一个小小主事,牵扯那么多人,依著杂家所见,还是这个摺子,诸位大人,以此上摺子陈述即可。”

陈辉向前踱了两步,走到了大堂灯火最明亮之处,却恰恰站在了光与影的交界线上。

“诸位大人,不是杂家想隱瞒什么,据探子来报,西北边地,鲜卑人征东部蠢蠢欲动,北地边境,东胡人使节被杀,右贤王且提侯早晚会会知道,等到那个时候,边关烽火,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笑话,陈公公危言耸听了,西北边地,有西王府宫家守著,北地边关,始终驻扎重兵,东胡人右贤王再生气,入不了关內,只当是犬吠尔。”

大理寺冯永文眯著眼,毫不客气,顶了回去,都察院孟大人更是紧跟其后;

“陈公公,今日来就是重新议罪的,各抒己见,怎么成了陈公公一言堂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杂家好言相劝,就是为了平了这个案子,何来一言堂。”

陈辉甩了衣袖,回坐在主位上,又把头看向洛云侯的位子,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