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堂內各抒己见(1 / 3)

加入书签

第1154章 堂內各抒己见

屋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有些诡异,人人都有心思藏在心底,张瑾瑜合上摺子以后,就给小黄门招手,让其送了回去。

再看其他人,!全都沉默不语,顿感意外,问道;

“陈公公,说来也是本侯眼皮子浅薄,刚刚看的,摺子上仅有一笔斜槓,本侯不懂京城宫里规矩,这个斜槓是什么意思,还请陈公公解释一番。”

记得皇上批阅回復的奏疏,用硃笔打个鉤算是同意,叉便是不同意,从来没见过斜槓的,还是他自己没见过,没遇到过,这就有些奇怪了。

一言既出,殿內眾人就把目光看向陈公公,想要个解释,心中也在那嘀咕,难道以前还真有这种批覆,可陈公公哪里知道这些,脸色涨的通红,又惊又怒,尖声反驳道:

“侯爷,您这话可问错人了,杂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既然诸位大人都在,所以要大家想一想才对。”

眼看著要推辞,可

“陈公公莫要推辞,摺子是你送的,皇上交代的话,也只有你听到,我等怎会知道其中含义。”

吏部侍郎杨卓,眼瞅著机会,大声质问,可陈公公心底对洛云侯有些发怵,可从不怕这些文官,立刻换了顏面,骂道;

“放屁!杨卓,你也不要在那装好人,杂家捧著摺子进去,磕头如捣蒜,天家的心思,岂是我等奴才可以妄加揣测的摺子递上去,怎么批阅,杂家只能跪迎,案子定了罪,是內阁和司礼监一同定下,谁也別想跑,怎么,难道杨大人知道了圣意。”

陈辉的话也是刀刀见血,这里面的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可割裂。

户部侍郎沈中新,这时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低沉却带著穿透力,盖过了陈辉的激动:

“陈公公息怒,扬大人也请稍安勿躁,当下之计,不是互相推諉指责的时候,太上皇虽未明示,但『既然定了罪,就由你们处置』这几个字,就是口諭,圣上御批虽有一笔,亦是明示此案流程已毕,如今局面,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且极易倾覆。”

原本以为沈中新会有严厉的言语,没想到还能说出这些话,让杨卓皱著眉,瞪了他一眼,好在是有人给了台阶下,礼部侍郎萧子恩不由得问道;

“那依著沈大人的意思,摺子上那一划的意思,代表圣人已经知道了,那定罪的事,两位圣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这才是关键的,若是不同意,尚且他们人都在,都是能改的,这一回要是改了,想来陈公公也不会推脱。

“是与不是,本官也不知晓,但从宫里传来的消息,都是司礼监带出来,所以要想真的议罪,还需要司礼监定夺。”

话里话外,还是把话头引到司礼监的身上,眼瞅著陈公公那一张脸气的通红,心底有了一丝快意。

这时候,

隨堂太监马飞,忽然站了出来,目光缓缓扫过堂上诸人,在张瑾瑜脸上多停留了一瞬,

“诸位大人,依杂家愚见,这案子,终究需按『议定罪责』处置了,否则,拖延下去,惹得两宫圣心愈发不豫,在场的诸位大人,包括杂內廷这些奴才,谁能担待得起这天大的干係摺子已经批覆,徐长文按律当绞,秋后执行,徐东远流放三千里……已是定论,拖得越久,变数越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马飞的话,看似劝架,实则是和稀泥,亦或者,是根本不想重新定罪,顺带著赤裸裸的威胁,两宫的心思,都给含在里面,想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意识到,再不拿出决断,大家都得倒霉,不知不觉,此人的举动,有些不同寻常。

张瑾瑜眼神有些阴冷,弄来弄去,还不是这几个死太监在里面搅局,一唱一和,你当是糊弄你们家爷爷呢,刚想发怒,却看到有几位侍郎御史等人,听得连连点头。

只有大理寺卿冯永文和都察院孟歷则皱著眉,把眼神看向自己这边。

似乎在等著自己的决断。

自始至终,

张瑾瑜都冷眼旁观,殿內的人已经交锋数次,相互试探也没说出所以然来,轮到这个时候,张瑾瑜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左手虚握成拳,搁在交椅的扶手上,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著冰凉的黄梨木。

陈辉刚来的时候,確实有些慌乱,急著想甩锅,可文官那些人怎会愿意,自然不肯,还有顾一臣户部的人,沈中新竟然闭目捻珠,简直是笑话。

现在想想,皇帝批摺子上的那一笔画,既不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加上太上皇说“你们处置”,是真的懒得管放手,还是勃然大怒后的反话抑或是……刻意在等某些人跳出来

既然都不想说,那不如直接一点,想到此,张瑾瑜的目光最终落在那份陈辉紧抓的摺子上,爭来爭去,关键,或许还在那摺子上!

“诸位大人,现在吵吵闹闹,也不是个办法,陈公公,你既然送去摺子批覆,皇上只给了一个笔画批阅,那就是说皇上虽然知道,但不甚满意,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