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铁轨东向与暗夜密使(2 / 3)
蒙恬扫了一眼,冷哼一声:“刘邦新败,便来求援,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李默细细品味着信中措辞,缓缓道:“刘邦此人,能屈能伸,确非常人。他虽未明言求援,但字里行间,无不是希望我们能在西方牵制项羽,至少,不要在他最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扶苏看向陈平,淡淡道:“汉王之意,孤已知晓。然,我西秦自立国以来,一向秉持‘清君侧、复正统’之志。项羽固为国贼,然汉王……据关中,称汉王,似乎也与‘秦室’无关了吧?”
陈平微微一笑,从容应对:“殿下明鉴。我家汉王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关中百姓皆感其德。称王之举,实为权宜,意在凝聚人心,共抗暴楚。汉王常言,殿下乃始皇嫡长,天下正统所在。若他日铲除国贼,平定天下,自当奉还大政于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章:铁轨东向与暗夜密使(第2/2页)
这番话可谓滴水不漏,既抬高了扶苏,又为刘邦占据了道义高地。
扶苏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如今楚汉相持于荥阳,汉王形势如何?”
陈平神色一黯,叹道:“不瞒殿下,项羽攻势甚急,我军虽据城而守,然粮道时受威胁,兵力亦显不足。若长久下去,恐……唉。”他话锋一转,“然,项羽残暴不仁,所过之地皆成焦土,其势虽盛,其基已摇。若殿下此时能施以援手,哪怕只是虚张声势,做出东出之态,必能使项羽分兵,缓解我军压力。此恩此德,汉王与关中百姓,必永世不忘!”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扶苏在权衡,蒙恬在思索,李默则在快速分析着利弊。
最终,扶苏开口道:“陈先生远来辛苦,且先歇息。此事关系重大,容孤与臣工商议后再行答复。”
陈平知道此事急不得,恭敬行礼后,随内侍退出。
殿内只剩下三人。蒙恬率先开口:“殿下,刘邦这是想拉我们下水!我军新式火器虽利,然兵力有限,根基未稳,此时与项羽正面冲突,绝非良策!”
李默却道:“蒙将军所言极是。然,若坐视刘邦被项羽所灭,则项羽统一中原之势将成。届时,携大胜之威,领百万之师西向,我西秦独木难支。”
“那依李卿之见?”扶苏看向李默。
“虚与委蛇,有限介入。”李默沉声道,“可答应陈平,我军将于边境举行‘大规模演武’,并放出风声,称西秦不日东征。如此,既可震慑项羽,使其不敢全力攻汉,又可借此机会,检验我军新式装备和铁路运输能力,为真正的东出做准备。同时,我们可向刘邦索要一些‘酬劳’。”
“酬劳?”扶苏挑眉。
“比如,允许我们的商队自由进入汉中、关中,采购我们急需的某些矿产、药材;比如,要求他共享关于项羽军力部署、将领特点的情报;再比如……向他‘推荐’几位我们‘精心挑选’的工匠或学者。”李默的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扶苏与蒙恬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此计可谓一石三鸟,既给了刘邦希望,牵制了项羽,又为西秦争取了实际利益和情报,还埋下了未来的钉子。
“便依李卿之计。”扶苏最终拍板,“蒙将军,即日起,东部边境各军进入二级战备,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演武,务必让项羽的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臣领旨!”蒙恬抱拳,眼中战意升腾。
“李卿,与刘邦交涉的具体条款,由你全权负责。记住,西秦的利益,高于一切。”
“臣,明白。”
是夜,李默并未休息,而是再次进入了系统空间。
积分栏里的数字依旧可观。他目光扫过【军事科技】分类,最终停留在了一项之前因积分和基础工业限制而未曾考虑的技术上:
【野战有线电话通讯系统(早期原理及设备制造)】-积分:1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