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雷君的成功秘诀(3 / 3)

加入书签

陈天总结道。

“完全正确,这么个大单子,绝对会有银行愿意专程从美国飞过来,当面为您服务。”

“今日与‘军’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陈天感叹道。

雷君谦逊地回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最多算其中一个。”

他这种不居功的态度,让陈天对他越发欣赏。

不知不觉间,陈天已经习惯遇到问题就找雷君一起探讨,而每次交流都总能收获新的思路。

雷君不仅学识广博、为人低调,更难得的是他拥有极其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陈天许多在旁人看来天马行空、甚至难以理解的前瞻想法,雷君总能迅速理解,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并不是说马化腾不够优秀,但相比之下,马化腾的思维模式确实显得更为“保守”。

也难怪前世曾有网友调侃雷君是不是“重生者”。

他的人生轨迹确实如同开了挂:早年自制WPS获得求伯君赏识,28岁就担任金山CEO,带领公司上市后急流勇退,转战天使投资圈。

之后创立小米,彻底颠覆国内手机市场,极致性价比的策略为他赢得大量忠实粉丝。

十年后,他更是赌上全部声誉再次创业,三年后推出的小米SU7一经面世便引发全网轰动。

雷君总是能精准地踏准时代的节拍,果断行动,并最终取得成功。

前世的陈天自然无缘与雷君相识,也曾跟风调侃过他“拿了爽文男主剧本”。

但如今亲身接触,他才真正明白雷君成功的核心原因:超强的观察力、快速学习并接纳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敢于实践的勇气。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人最难突破的,往往正是自己固有的认知。

很多80、90后总认为六七十年代生人赶上了创业的黄金时期,仿佛只要“下海”就能轻松成功。

甚至常常暗自抱怨生不逢时,觉得自己如果早出生二十年必定不同凡响。

殊不知,这种想法完全是一种“上帝视角”的事后偏见。

80后真的缺少机遇吗?一点也不。

淘宝成立于2003年,当时80后已经步入社会,即便不开店“捡钱”,尝试网购的人又有多少?

正是因为陌生,所以恐惧,也不愿花时间深入了解。

而这少数早期网购的人之中,又有几个想到自己也可以开网店赚钱?

反观雷君,他在2000年就创办了卓越网,那时他也刚满30岁,并不比很多80年出生的人年长多少。

至于90后,几乎整个青春都伴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可真正抓住这波红利的人又有几个?

当第一代网红“凤姐”出现时,大多数人还在嘲讽看戏,却不知道对方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的致富路径,只是大多数人受困于认知,与之擦肩而过。

而善于观察、快速接受新事物、勇于尝试——能做到这三点,就已经超越了99%的人。

这正是雷君的成功密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