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事往往不能随人愿(2 / 3)

加入书签

法,双线程和三线程一起拍摄能节省大量时间,最符合当下的情况。

战斗的戏份一时半会儿拍不完,一遍一遍的拍,一遍一遍的渲染,直到拍出苏君和张艺谋都满意的素材,这场折磨才会真正结束。

整个剧组不可能就卡在这里,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造。

苏君在剧组中埋头苦干,完全不影响金乌影业的正常运转,赵逸又不是吃干饭的,再加上陈祉希和周明昊从旁辅助,公司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么一看,苏君倒显得可有可无了。

截止到今天,《泰囧》正式上映十三天,整整砍下九亿七千万的票房,再有一天就能超过十亿,三十多倍的收益太叫人眼红了。

“我打算将宣传力度下调,多让剧组跑一跑,其他渠道的推送逐步下调。”

周明昊的语气略微沉重,他负责电影宣传,压力越来越大,已经很久没睡过囫囵觉了。

树大招风就是他们现在的真实写照。

交上去的延期申请被驳回了,上面给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

11月和12月有很多部电影要上映,不能让《泰囧》专美于前,国内的电影市场需要百花齐放。

说白了就是票房成绩太让人眼红了,很多人都在背后使手段,娱乐圈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他人做到了,就必须要跟上打压一波。

要烂一起烂。

“下调就下调吧,反正《泰囧》的口碑效应已经起来了,月底之前拿到十二三亿轻轻松松。”

掌握公司大权的赵逸点点头,虽说这件事周明昊就能决定,但必须走一遍内部流程。

“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一直在抨击《泰囧》低俗,你们要不要给点反应?”

赵逸思索片刻,他最近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宣传和舆论方面周明昊是行家,他不好越俎代庖。

网络上影响比较大有这几个。

“《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某位不知名作家晓苏说道

这个砖家还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论,‘票房越高,问题越大,这样的电影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反倒会起到负面作用’。

都他妈把赵逸看傻了。

还有以张果立为首的一些圈里人。

“《泰囧》是娱乐至上的产物。”

“这让国内一众行业从业者都看了一个目瞪口呆,因为他们觉得《泰囧》完全就是一部卡通片级别的流水电影,根本就不配在华语地区上映。”

小钢炮也是不甘寂寞,在微博上酸溜溜的发了一句话。

“如今的市场完全就是娱乐至上,观众们根本就看不懂电影背后所隐藏的价值与意义。”

完全忘记他就是靠这种喜剧电影起家的导演。

“不用,他们说的这些屁话对电影造不成影响,咱们认真回应只会让他们跳的更欢。”

周明昊虽然没打算立刻回击,但不代表他没把这件事记在心上,金乌影业必须要有所回应。

而且要狠、要绝。

金乌影业在《泰囧》上发了大财,盯上他们的人非常多,挑两个典型重重打击一番,至少会让那些想伸爪子的人有所忌惮。

“张果立他儿子还是那副德性,狗改不了吃屎。”

“华亿、张果立和冯晓刚不是都很看重《一九四二》吗,咱们在电影上映之前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

“就算是预祝他们电影大卖吧。”

周明昊冷笑一声,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那种东西沾上就戒不掉,更何况张默无法无天惯了。

抓住一个人的小尾巴,就能将一船人赶下水,周明昊认为这笔生意太赚了。

警告、警告。

警察亲自告诉才能将效果最大化。

“这件事你让谁去办的?会不会被人抓住把柄?”

赵逸微微皱眉,他从不会对张默这种烂人手下留情,但他需要为公司负责,不能被人抓到把柄。

潜规则就是大家心知肚明、但又视之不见的规则。

只要做事不留痕迹,华亿和张果立知道是他们干的又如何,抓人抓脏,没有证据,金乌影业一个字都不会认。

“我打算找陈达借两个人,公司的人和卓伟的人都不保险。”

周明昊不是脑子一热做的决定,他已经有一个大概计划了。

找人引诱、打电话举报、通知媒体。

一系列流程下来,张默不死也得脱层皮,《一九四二》不被网友抵制才怪,国人对这种事情的容忍度几乎为零。

“行,十月底陈达会从国外回来,担任苏总的法律顾问。”

其他人可能不是专业的,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